

一、國家安全
黃潔貞提問:
施政報告中提及,研究重組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及配套執行機制的方案,並且要優化相關的運作。請問司長具體這個方案將會如何調整?未來,我們在社會的層面,又應該怎樣作出配合?
追問:
監獄搬遷工作已順利完成,2月份有公佈指原監獄將交給特區政府規劃。司長,可否把原監獄爭取成為國安基地,將平時舉辦的國安、民防活動、警民同樂日,這些偶然舉行一次的活動,讓國安教育能夠恒常化,提供防災減災體驗,警民同樂活動可在有室內場地舉行,又可以宣揚防罪滅罪訊息?
政府回應:
積極研究重組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及配套執行機構的方案,優化組織運作,擴大參與維護國家安全工作到各範疇、全政府,推動配套執行機構實體化,加強委員會的統籌決策和推動執行的職能,努力構建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可為”的制度環境和工作體系。
建國安基地的提議很好,香港也有國安基地,但由於是特區政府的土地,要遵循政府的安排。
二、保安部隊人資及制度
黃潔貞提問:
現時在招聘上有相關制度規定,但面對龐大的工作量,如果人員不到位的話的確難於應付,所以希望司長和行政長官多加溝通,在現有的員額管理的原則之下,讓保安部隊編製人員可以儘快補足,同時請問下一期的招聘工作將有哪些部署?
隨著《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人員通則》及獄警等職程修訂後,近年都看到保安司有一些高級警長、副警長的晉升,請問在這個制度下,晉升的警員比例是為何?
有年青的保安部隊人員反映,要有向上流動機會,也要有相關編制。為了讓年青警員有更多向上流動機會,可否在現時制度下增加晉升名額,令他們有更多晉升的機會?
剛才司長也提到,現在是“一入一出”,即要有人員退休,才有位置晉升或入職。請問現時保安部隊中符合退休,或許是未來在短時間內,有多少的名額或者空缺,可以讓更多的年青的人員有相關的晉升位置?
現時需連滿工作滿30年和滿55歲,才可以申請退休。如果有一些只是滿足一個條件,需要有些特殊倩況才可申請。其實一些年長的保安人員過去一直都辛苦付出,如果他們可以滿足其中一個條件的話,希望也能申請退休。
在提升警員專業性方面,在今次施政報告中提出會與澳門大學和一些高校合作開辦一些碩士課程,值得肯定。未來有否其他更多類似的課程開辦,讓更多的年輕保安部隊的人員可以去報讀?過去一些保安部隊的人員因為缺乏相關課程,會去外面報讀一些碩士課程,這些跟他們的專業性沒有很大的關聯性。未來如果能開辦更多高級課程,相信對於保安部隊人員的人才儲備和學歷提升都有一定的幫助。另外,施政報告亦提到,未來會開設無人機培訓班,請問司長的未來在執法上如何加大無人機的應用?包括救災、監察、執法場景的應用,將會有什麼計劃和實踐方案?
在實際的激勵制度上,未來可否加大人員嘉獎、功績假期及優異評核的名額?關於44小時收取100點的增補報酬方面,有保安部隊的人員反映他們工作超過44小時,期望未來可以研究調整相關制度,透過補休及增加增補性報酬點數,以減輕他們的工作壓力,也為他們的付出提供相應的補償。
追問:
關於44小時的收取100點增補報酬方面,檢視是否保安部隊每個工種都適用?有警員反映,若是文職工作是朝九晚五,每天便要返8.8小時,一星期才足夠44小時,若不夠44小時,便要“抽水”做其他工作,翌日又要9時上班。但另一些部門有出現超時工作,50多小時也有。當局可否評估每個工種,是否每個同事願意接受這個制度?
政府回應:
高級警長的晉升方面,法律有明確規定,高級警長晉升到副警司、副一等消防區長、副關務督察,會預留一半的內部晉升名額。
關於三十年工齡及五十五歲退休有法律規定,一般是依照這個原則,但亦有保安部隊成員因為家庭、自身健康原因,有例外情況,當局會人性化處理有關問題。
關於提升警員專業性方面,除了現時社會學碩士課程,短期內將開設消防碩士課程。社會學碩士課程已經畢業,今年七月份會進行畢業典禮,隨即亦會再開展新一輪課程。
無人機培訓方面,消防、海關、司警、治安警均設有消防無人機機隊,現時工作成效理想,當局將繼續加強設備的購置和使用,協助警務執法工作。
對於人員嘉許方面,去年整個保安範疇的“優異”嘉許達百分之五點九,這是很大幅度,“優異”嘉許會設有獎勵、津貼,亦有免考晋升的機制。
提升增補報酬方面,現在艱難時刻提出加人工是不容易的。
三.口岸通關方面
黃潔貞提問:
在通關問題上,政府增加相關“無感通關”通道的工作值得肯定。現時關閘口岸人流量有增無減,但旁邊的青茂口岸使用量雖然有所增加,但在分流方面未能達到一定作用,想問司長有沒有了解到箇中原因?青茂口岸現時採用一個合作放行的方式,未來會否考慮盡快是引用“無感通關”體驗?在使用青茂口岸人群上,未來會否考慮擴展至台灣居民及外籍人士?
在港珠澳口岸方面,澳車北上車道出現擠擁,在復活節和清明節期間更為突出,車道及隨車人通道也要等候很長的時間。未來如何優化澳車北上相關措施?
追問:
隨著深合區發展,很多居民會在橫琴居住,現時警員出境須申報,若證明自己是在橫琴或珠海周邊常住,可否減省申報出境程序?
政府回應:
青茂口岸分流作用非常明顯。2019年關閘口岸佔整體通關量百分之74.6,到2024年關閘口岸佔整體通關量百分之52.7,已經減少了很多。去年關閘口岸最高的日均通關量是49.9萬人次,現時日均也是30~40萬人次左右;青茂口岸已經是第二大口岸,去年平均日均人次是9.6萬人次,已經分流到關閘口岸20%的通關量,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有關“澳車北上”的額度調整問題,他認為目前數額足夠,若太多將對社區中小企造成深遠影響,需要謹慎評估,目前已有充分保障,未來若允許橫琴單牌車北上,相信對居民來說是好消息。
四、科技強警
黃潔貞提問:
在推動智慧警務上,施政方針提到“平安澳門”小程序方面將會升級。有哪些功能將升級,可以更加主動讓我們居民接收到更多的訊息,以及方便市民使用?另外,司警推出的反詐小程式,請問接下來會不會升級,讓小程式能提供更主動的功能,例如主動向我們居民提供更多自動性的預警的識別的功能,提升反詐作用?
政府回應:
現時使用的反詐程序有四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是詐騙搜尋器,公眾透過輸入可疑的來電號碼、電郵、銀行賬戶資料,經過系統對比分析風險程度的高低。第二個功能是詐騙線索上報,公眾向警方提供詐騙訊息線索。第三個功能是詐騙知多啲,透過程序了解更多詐騙手法、詐騙技巧,提高警覺性。第四個功能是騙案識別,讓公眾知悉公檢法、“猜猜我是誰”的模式。
反詐程序自2024年4月推出,截至3月,總訪問量是超過5.9萬次,其中使用詐騙搜尋器功能超過2.8萬次,使用詐騙線索上報是1800次,運作相對良好。
司警局持續聽許市民意見,在下一階段開展反詐程序的更新。主要增加三項功能:第一項增設長者模式;第二項是開放給用戶上傳涉及詐騙信息圖片,以開展即時調查工作。第三項是增加訂閱功能,向用戶定時推送案情通報和反詐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