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津貼
議員李靜儀:居民的出生津貼金額原為5,418澳門元,為鼓勵生育,將調升至6500元;然而公務員子女出生津貼目前是60點,即5640元,為實現同等政策目的和公平性,是否會考慮檢視公務人員的津貼水平,包括出生津貼和年資津貼等?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出生津貼建議調整至6500元,目前公務員仍維持60點出生津貼,將建議調至70點,則6580元,希望在現在討論公務員通則法律時作修改。
李靜儀:多謝司長都關注公務員子女出生津貼同埋表示會調升。
–公務員壓力 完善員額管理制度
議員李靜儀:公務員壓力大,職能及要求增多,公務員的”加辛”是”辛苦的辛”,理解員額制的調控目的,問題就是很多部門增加不到人手,但是他們的職能、運作、要求是多了的,不夠人做的時候又怎樣呢?人員壓力大了,可能甚至部門運作和服務都受到影響,其實怎樣做到長官所說的實事求是,去給他們足夠的部門人手呢?
舉例,旅遊局最近有很多旅遊投訴,旅客景點的噪音投訴問題,旅遊局的同事七點鐘就在大三巴跟個案,包括非法導遊個案也要跟進,其實是很多工作的,包括我今天又收到非法旅館個案。旅遊局收到大量這些重新出現的個案要去跟進,但2023年政府公佈的最新數據,旅遊局的實際人員數目只有378人;較2019年的394人減少了人手,但2024年的旅客數字已經回到3400萬人次,甚至接下來會有更多。一個旅遊局的部門,面對3000多萬的旅客,他們的人手配置,卻可能比當年減少。我不知道在職能分配上是否能合理優化?但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旅遊局是一個部門,可能交通部門、保安部門同樣面對同類問題。
這次方針又說到,合理去增聘人手,如果增聘之前,就要聽取公職局的意見。公職局在讓他們審慎合理增聘人員有什麼準則?怎樣協助部門,而不是只是用員額制去管死他們?這裡其實很多部門面對困難。這些工作究竟用什麼樣的準則?包括公職局、市政署的重組,不是炒人的,但是譬如市政署,現在2019年2700多人,到2023年2300多人,可能是很多靠請外判和人手調動,令到他們的人手總數減少。人員難免擔心的,你不是減人,不是炒人,但是當要求調動的時候,在過去這幾年橫向調動的經驗上,有什麼能幫助人員去適應新部門的要求?新崗位的要求?即你不是炒他,但是你調動去別處,其實都要尊重,或者要給一些適應的工作,因為畢竟他去到別的部門,或者別的崗位,他未必是做他原來做的事情。都要關心人員的感受。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關注到公務人員的人數和員額制等。特區政府連同三間大學大概約3.4萬人左右。對常住人口68萬的城市,數目量多還是少,大家應該有一個公平的判斷,我始終都是這樣說,由一個數量來看,我們公務員是不少的。我們公務員的數量不是很缺乏人手的情況。是有一些部門,一些工種,一些特殊的工作是人手缺少的。這些我們知道,需要想盡方法去解決。
但是最簡單,一些法律起草人員、市署的則師、建築師等等,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是缺少的。不過總體來說,應該是足夠的。剛才你所提到的,譬如說你所提到的關於有些部門是缺少的,的確是有些部門的職能多、人員配置不多,在這種情況之下,問題是應該有一些人手充裕的部門,利用之前我們所通過的人員調動的機制、法定的機制是做人員的調整。
現在的問題是”忙的部門忙死,閒的部門閒死”。這些是現實存在的狀況。我們是由2020年4月30日開始員額控制,基本要求不可以超過總數35101人,我們的制度是以司為單位的,不是以局為單位的。現在是旅遊經財司那裡的,它是一個總數,總數不超過,如果它有餘額,它有些部門多了,它可以給,給旅遊局用的,就沒有問題的,完全可以用的。我們甚至將我們法務司的員額調配給其他司來用,沒有問題的。由特區成立之後,人員是不斷增長的,是一直飆上去的。如果沒有一個員額控制,2019年做預算的時候,預計2020年有三萬八千人。那麼用這一種增長的方式,特區政府的財政負擔,應付不到,所以由2020年開始,由35101人減少到今年3月31日的34056,所以要需要再優化這個員額制度。如果要請人,公職局會檢視局內是否已經有充分人員使用了,還是那個廳那個處有人走了,不夠人要請人,如稽查不夠,有沒有其他人手可以擔當相關的工作,例如文員能否能進行調配?例如由公職局調配人手給身份證明局幫手發生身份證,效果非常好的。到今年3月31日,有261個調動的個案,其中調任是140個,派駐是121個,大概涉及55個部門。用的量是不多的,效益未體現出來,為何不想調,因為肯定是要由一個工作少的部門調到工作多的部門,哪為甚麼要調呢?領導要充分使用下面的人力資源,充分利用領導人力資源的最大化,才可以做到這方面的工作,有時去到司長級。
李靜儀:正正公職局有好重要的功能,去協助部門審視人員編制,希望跟進人員壓力,除旅遊局,好多例如運輸工務部門都成日話唔夠人,除左行政程序優化,都要關心返佢地是否人手不足?部門重組和橫調的過程,如何協助人員去適應?希望公職局有更多工作。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瞭解不同的部門人手,其實是需要的,公職局重點要看的是,部門或同類工作當中說不夠人手,要幫忙去檢視,就是部門、其他人、廳、處,有沒有人幫到忙,例如旅遊局工作量大,範疇又多,經財司是否所有的部門都處於這一種的狀態呢?是否都是一個員額都滿了,還有工作量都是超額呢?有沒有一種調動的空間存在呢?等等我們最主要做這方面的探討。
–街市活化
議員李靜儀:街市及小販問題方面,政府加大力度做很多工作,環境有改善,街市及小販管理制度生效後,下階段要做不同的街市的發展。但有小販反映生果檔檔口窄、處理空置檔、合理佈局規模和面積、如何增加引進產品等問題。營地街市與氹仔街市類似,較近旅遊區,當局如何用街市空置空間,如熟食、文化元素上有更大空間,希望政府能多作介紹。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街市問題之前已多次討論,政府做了各方面的嘗試,如氹仔街市、雀仔園街市全面翻新、環境好過出面的超市,但人流都只是一般,但街市的活化不只靠硬件。沙梨頭街市美食廣場的活化相對效果都不錯,紅街市的優化改建,市民已等了兩年多,效果不錯,維持之前的人流。之前氹仔街市進行的招標,希望引入文創等新嘗試,結合旅遊發展。如果氹仔街市改造成功,同時我們計劃改造營地街市,而台山街市會參照沙梨頭街市提升改造。
–牌照問題
-議員李靜儀:牌照發牌上問題上當局要聽業界意見,但有個案反映,舊式茶餐廳因多年前改動洗手盤,目前要面臨處罰,商戶想合法化又遇上困難,涉及要重新入則。對中小企、食店,如何幫他們有正規的渠道?當局在制度上幫助他們?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我覺得不應該,會跟進這些個案問題。
李靜儀:感謝司長關注提到的中小企個案,明白前線人員去執法,除了想幫到這個個案,我希望未來簡化准照,在兼顧安全的情況下,可以支持到中小企去符合規定,例如設有簡單程序。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程序方面的優化,我們都會做好這方面的探討。
–優化休憩空間
議員李靜儀:施政報告提告將來要覓地設立文化區、科技產業園區等,除了服務於產業,是否都改善生活環境?
市政署可否提出在澳門沿岸優化海濱綠廊進行設置,例如在前海洋世界用地,提出綠廊要預留要做單車徑、跑步徑或者海岸公園等,在這方面要有規劃。
市政署管委會主席周偉迎:市政署一直都積極地建設離島的單車徑。有關氹仔北的規劃建設,市政署一直都是和建設部門保持非常緊密的溝通,會積極配合有關的規劃工作。
李靜儀:海濱綠地只是建議,海洋世界單車徑和海岸公園建設,積極與建設部門建設,包括馬場用地,不僅是產業或者旅遊文化的功能,其實都應結合周邊原有運動場的設施,打造氹仔區的市民運動公園,希望市政署在休憩方面更積極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