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黃潔貞關於關注新型消費爭議,提升權益保障力度的書面質詢

議員之聲|黃潔貞關於關注新型消費爭議,提升權益保障力度的書面質詢

隨著“北上消費”、“跨境購買”、“跨境網購”等成為本澳居民常見的購物與消費模式,近年粵澳兩地跨境消費交流量不斷攀升,但與此同時,因應兩地部分商品質量和服務領域的規則、標準不統一所衍生的各種消費爭議也日益增多。例如曾有居民反映從內地網購平台購買商品後,出現“貨不對版”、“不當或虛假宣傳”的情況。

隨着灣區融合程度不斷提高,消費者對跨境消費權益也有更高要求。根據廣東省消委會近日公佈的數據,2024年廣東受理消費者投訴首次突破70萬宗,當中涉及港澳投訴247宗,包括商品服務質量參差、售後服務標準不同和維權時效長等問題,可見跨境消費已成常態。雖然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自2022年生效後,對提高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有重要作用,但對於涉及跨境消費糾紛,仍需透過現時粵港澳大灣區消費投訴轉辦平台來跟進處理,未來如何提升跨境消費保障將成為粵澳兩地相關部門需正視的問題。

同時,由於“跨境網購”的增加,當中亦會涉及直播帶貨、短視頻促銷等方式,參考內地曾出現直播帶貨“爆款”變“劣品”、“偽流水線直播”等虛假營銷現象。為了整頓亂象,去年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 規定直播帶貨必須清楚標明“ 誰在帶貨”、“帶誰的貨”,以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這也值得本澳借鑒。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現時本澳居民遇上涉及大灣區或深合區的跨境消費爭議,除了可經本澳消委會轉介外,還可通過由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管理的“粵港澳大灣區消費投訴轉辦平台”,以及深合區消費者協會的“跨境消費通”提供專門的法律諮詢及維權指引。當局會否考慮依託“一戶通”平台,將“跨境消費通”和“粵港澳大灣區消費投訴轉辦平台”等接入至“一戶通”平台,並提供個案進度的通知功能,便利居民的使用?

2.因應現時跨境消費糾紛涉及兩地法律、市場環境與監管工作的差異,往往需要多地消費者委員會協同配合,導致調解、維權時間較長。當局未來將如何通過區域合作,研究優化現時《泛珠三角區域消費維權合作協議》,加強跨區域的協調與合作,縮短消費者維權的時間?

3.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加強了對於直播帶貨等新型消費模式或相關糾紛的規管與處理機制。當局有否研究及檢視本澳的實際情況,確保相關法律與監察工作能覆蓋相關新型消費爭議糾紛,更好保障居民和旅客的消費權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