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新街坊衛生站於十一月十一日起開始營運,但現時仍未可提供常規抽血服務,加上患者若需專科醫療跟進,需轉介至仁伯爵綜合醫院或澳門協和醫院,與居民的期望仍有差距。同時,粵港澳三地相關部門於二O二三年已開始探討推行救護車跨境直通方案,但有關工作仍未具體落實,現時僅透過兩地醫院各派出救護車於口岸邊境管制站進行病人交接。倘居民遇危急情況,需轉送至深合區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進行緊急救治,在病情許可下,後續治療再根據其意願轉回澳門的醫院。議員李良汪指出,上述情況凸顯現時深合區從常規檢查、專科治療,以至緊急救護,均未能完全銜接澳門的醫療系統。
除了醫療服務,便利的通關措施及交通安排,亦是居於深合區澳門居民持續關注的問題。有居民向其反映,橫琴口岸使用人數持續上升,甚至經常出現“排長龍”的情況,但現時三歲以上、未滿七歲的兒童,在學生專道開放時間以外,既不能在人工通道優先通行,亦無法使用自助通道快速通關,只能與其他居民及旅客共同使用普通通道,令每天跨境往來所需的時間延長。交通方面,橫琴口岸連接澳門各區的公共交通路線有待完善,以“亞馬喇前地”巴士站為例,作為澳門半島一個重要的交通轉乘點,與橫琴口岸之間卻未有設置快線巴士,居民需經過多個站點後才能轉乘。以上種種情況,對在深合區生活的澳門居民每天出行均造成不便。
此外,今年一月有關當局發佈關於對《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的公告,不少在深合區學習、就業、創業及生活的澳門居民對此充滿期盼,惟徵求意見期於二月八日結束後,至今未有具體消息公佈。他強調,深合區的四大核心戰略定位當中包括“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而“澳門新街坊”更以營造趨同澳門的生活環境作為建設目標。隨着於深合區居住、創業及就業的居民持續增加,當局有必要儘快完善相關配套,落實總體發展規劃。
就新街坊衛生站雖已開始營運,但醫療服務與居民的期望仍有差距。他質詢新街坊衛生站將於何時提供常規抽血服務?除現有項目,下一階段會否開設包括口腔保健、中醫或針灸保健等醫療服務?
除了繼續推進澳門與深合區之間的救護車跨境直通方案,要求當局交代會否研究與橫琴醫院達成合作協議,讓居民能享受等同澳門醫療待遇的方式,於橫琴醫院接受急救及專科治療,減輕跨境時間及自費支付的醫療負擔?
在橫琴口岸通關安排方面,質詢當局會否在現行措施的基礎上,擴大人工通道優先通行的年齡範圍到3歲以上、未滿7歲的兒童,減少其每天通關輪候時間?同時,會否於橫琴口岸與亞馬喇前地之間增加快線巴士,讓居於深合區的澳門居民能更便捷到達轉乘站,提升交通便利?就當局早前曾表示正研究制訂新的單牌車出島管理辦法,內容包括分階段有序擴大“澳門單牌車”的行駛範圍。質詢現時是否已有進一步消息可向社會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