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粵港澳大灣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一體化發展背景下,陸續有了澳車北上、橫琴單牌車及澳門私家車往來港澳常規配額等便利的跨境交通政策,近年粵港澳三地居民往來持續增加,本澳居民到灣區工作、生活、養老甚或遊玩等都越趨頻繁。過程中必然會衍生出一些民生服務需求,當中醫療服務一直是居民所關注的重點。
然而,當前三地醫療制度上有一定差別,部分居民仍有使用原居地醫療服務的習慣。因此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例如不幸發生意外需要返回原居地治療,又或需要將病例轉介至外地醫院時,跨境救護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雖然現時緊急情況下粵澳各個口岸有綠色通道供快速通關,但仍需要在邊境轉換各地自身的救護車,過程中可能會對患者產生風險。
近日鄰近香港聯同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進行“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下稱試行計劃)演練,並期望為期一年的試行計劃能在今年內推出。有關試行計劃是實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及“研究開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陸路轉運服務,探索在指定公立醫院開展跨境轉診合作試點”的重要舉措。據悉現時與港澳方面仍在商討當中,未來粵港澳會否同步落實相關試行計劃,值得關注。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是實現灣區與深合區民生融合的重要舉措,請問現階段粵港澳三地的商討工作的進展為何?
2.去年底保安司司長在施政辯論回應本人相關提問時已表示,澳門救護車已獲批兩地牌,有需要可“北上”運送病人。請問現時粵澳兩地跨境直通救護車試何時可以啟動?保安司與社文司等相關部門有否與內地合作開展演練工作,為未來開展跨境救護工作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