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生活水準提升,澳門肥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澳門健康調查2016》,合共有約51.9%居民體重超出理想範圍。這些疾病與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對居民健康構成威脅,並伴隨產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現時澳門小一學生肥胖率從增至2021/2022學年的14.2%。 教青局有指引學生每周運動時間不少於150分鐘,但基於種種原因,難以使所有學童每周在學校能獲得相應的運動時間。為了預防慢性病,世界衛生組織亦建議,成年人每星期應至少做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衛生局近年積極響應“健康中國行動”,通過政策加強慢性病防治。同時透過宣傳教育提升居民健康意識,鼓勵健康生活方式,並與民間團體合作,共同關注預防慢性病。然而近年相關慢性病情況有年輕化趨勢,如何鼓勵及幫助居民做好身體狀況管理,成為社會需重點關注的問題。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現時衛生局每十年開展一次澳門健康調查,收集居民健康狀況數據,坊間亦認為未必能有效地反映居民健康實況。當局會否研究將調研時間減少或作五年一次的中期評估,以更好掌握整體居民的健康數據?
二、衛生局推出的「114鬆一鬆」健身操影片點擊率已突破350萬人次,不少學校、院舍、老人中心也每天播放以鼓勵其服務使用者運動,成績斐然,廣受大眾喜歡。當局會否在碩果下,續利用數字化手段,並引入合適的工作指引,加強鼓勵工作單位設立規律工間運動的工作環境,以促使共建健康社區?
澳區政府衛生局就質詢回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