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李靜儀倡優化媽閣輕軌站附近交通配套、步行環境及無障礙設施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議員之聲|李靜儀倡優化媽閣輕軌站附近交通配套、步行環境及無障礙設施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媽閣塘片區為本澳現存較完整的海事歷史文化與工業廠房片區,目前正開展的片區活化工作,結合媽閣廟及周邊的歷史城區,將進一步成為展現本澳文創藝術和旅遊元素的重要地標;加上媽閣碼頭及輕軌媽閣站的啟用,為旅遊及經濟注入新活力,為此,當中的休憩、交通及行人過路設施都需要同步提升。

為持續豐富本澳旅遊元素以分流旅客,政府與休閒企業致力翻新各個片區,串連本澳各個區域,推動“三張網絡”的建設,以疏導交通及發展成宜居宜遊城市,推動綠色旅遊模式。媽閣輕軌站於去年底開通,雖然在公交轉乘優惠方面仍有待改進,但已為市民及旅客增添多一種往返澳氹之間的出行選擇。惟目前媽閣交通樞紐的兩個戶外巴士站較空曠,缺乏遮陽擋雨設施,尤其在夏季,不少居民只能在烈日或暴雨下等候巴士。

同時,雖然當局已在媽閣站外新增了班馬線螢光標誌、提示燈、人行橫道預告標記及縱向減速標線等設施,但在整體車速較快的情況下,加上媽閣廟附近一直有不少居民及旅客前往,當局應研究如何優化行人過路設施及交通配套。

此外,市政署早前回覆議員質詢時表示,澳門半島南岸海濱綠廊計劃分階段進行設計,將積極與權限部門協調第三期海濱綠廊工程(融和門至媽閣)的各項規劃及設計工作;當局將研究建造橫跨西灣湖景大馬路行人天橋的可行性,並且收集規劃及交通部門的專業意見。

目前,融和門至媽閣的一段行人路較依然較狹窄,與周邊車道距離較近,步行條件不理想;例如有視障人士早前反映,希望由觀音像至融和門一帶加設導盲磚。加上鄰近西灣湖景大馬路堤圍加固工程已經完成,但有關地段目前仍然封閉,故希望政府考慮適當利用好相關地段,做好行人、休憩、康體及無障礙設施上的規劃,將澳門南岸海濱綠廊延伸至媽閣,優化相關步行和休憩環境。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目前媽閣輕軌站已運作超過半年時間,相關交通配套需要進一步優化。例如西灣湖景大馬路/媽閣交通樞紐至媽閣碼頭巴士站的兩組班馬線,雖然已加設了人行橫道預告標記及縱向減速標線等設施,但車速較快之下,行人亦有所不便。該區一直有眾多居民出行和旅客前往,當局計劃如何優化相關行人過路設施和交通配套?戶外的西灣湖景大馬路/媽閣交通樞紐以及媽閣碼頭巴士站能否增加遮陽擋雨上蓋或候車亭等設施?

二、西灣湖景大馬路一帶堤圍工程已經完成,有關區域至今仍然封閉。由於目前融和門附近的行人路地段比較狹窄,當局會否考慮在南岸海濱綠廊第三期工程結合相關地段,優化該處的行人路、休憩及康體設施,同時加入導盲磚等無障礙元素,增強海濱南岸的功能和優化步行環境?、

澳區政府交通事務局關於立法會李靜儀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如下: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 經徵詢市政署之意見, 本人對立法會2024年7月3日第721/E548/VII/GPAL/2024號公函轉來李靜儀議員於2024年6月28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4年7月4日收到的書面質詢, 回覆如下:

對問題1.市政署正開展媽閣交通樞紐鄰近火水巷之梯級過路位置的優化工程,以方便市民通行。另外,本局會持續跟進輕軌媽閣站具條件巴士候車亭的優化工作,以為公眾提供良好的候車環境。

對問題2.市政署表示:南岸海濱綠廊第三期的工程範圍由融和門以西至媽閣航海學校一段,目前正開展編製工程計劃的前期工作。市政署正諮詢相關部門意見,倘具條件將會於開展南岸海濱綠廊第三期工程時, 一併優化相關堤圍。

交通事務局局長
林衍新

2024.07.1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