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於今年七月中旬,藉“澳門健康城市”項目啟動二十周年之際,發佈《健康澳門藍圖》,當中提出三大政策方向及三大行動策略,以期總結過去工作經驗,並進一步引領社會各界共同建設“健康澳門”。議員李良汪稱,客觀而言,相關工作對改善本澳醫療服務發展有一定指導作用,但作為“澳門健康城市”的延伸項目,除發佈《藍圖》作為醫療服務及疾病預防等衛生護理範疇的工作方向,其他方面卻未見特區政府有太多著墨。
李良汪指出,當局於二OO四年啟動“澳門健康城市”項目時,成立跨部門的健康城市委員會跟進有關工作,並曾為此設立社區安全、社區環境、衛生服務、健康生活促進、食品安全和城市建設六個專責工作組。委員會多年來通過跨部門合作,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疾病防控、健康促進、醫療設施與服務提升、環境衛生治理,以及健康城市規劃等方面實施多項與健康相關的措施。惟社區安全與社區環境方面,尤其與居民生活直接相關的大廈事務與居住環境問題,卻停滯不前。
他提及,社區環境專責工作組在二OO六年曾啟動“健康大廈計劃”,鼓勵居民關心大廈事務,共同改善居住環境。然而按照當局資料,上述計劃自二O一四年三月開展第三期工作後便沒有任何資訊公佈,其後是否有優化計劃或以其他項目取代,公眾不得而知。
他強調,大廈作為社區當中最基本及最重要的組成元素,對推動本澳城市健康發展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二O二O年至二O二二年疫情肆虐期間,大廈管理質素更直接影響本澳能否有效阻斷疫情傳播鏈。稍一不慎,不單不利於居民自身防疫成效,更容易成為疫情於社區擴散的缺口。可見,大廈管理工作雖非醫療服務與衛生護理範疇,但在推動澳門成為健康城市的工作當中,卻為不可或缺的部分。
李良汪表示,因應“澳門健康城市”項目成立的跨部門“健康城市委員會”,成員分別由多個不同範疇部門組成,由二OO四年成立至今,二十年來因應其開展的工作,多次透過行政長官批示予以延長存續期,可見委員會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質詢當局為持續推展相關工作、優化委員會成效,未來會否針對委員會內各部門職能制定具體工作責任及指標,以作為定期檢討實施情況的標準。會否加大委員會內社團成員的作用,共同推進相關工作。
此外,他指出,“健康城市委員會”轄下社區環境專責工作組在二OO六年啟動的“健康大廈計劃”,有助推動各成員大廈繼續團結、互助、自助、積極參與、共同努力維護和改善居住環境為目標,從而保障、促進、提升健康和生活質素,惟相關計劃自二O一四年開展第三期計劃後未有進一步資訊公佈。要求當局交代未有再推動上述計劃的原因,以及會否對計劃內容重新作出檢視,並在現時基礎上進行優化及推展。
李良汪稱,大廈在推動健康環境、保障社區安全、阻隔病源傳播等方面均起着積極意義,尤其疫情期間透過大廈有效的管理工作成功阻斷社區傳播鏈,凸顯大廈管理質素對公共衛生及社區安全的重要性。質詢當局,除了發佈《藍圖》,未來在推動“澳門健康城市”項目方面,有何具體措施提升居民關注大廈管理工作,共同促進由大廈以至社區的健康發展。會否將更多職能部門納入至“健康城市委員會”內,包括加入房屋局作為委員會成員,以推動與大廈相關的計劃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