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澳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關於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

澳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關於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

遵 照 行 政 長 官 的 指 示 , 本 局 對 立 法 會 2024 年 7 月 5 日 第732/E557/VII/GPAL/2024 號函轉來,何潤生議員於 2024 年 6 月 28 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4 年 7 月 8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特區政府重視學生的品德與公民教育,持續聯同學校、家長等持份者循多渠道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品格和良好的公民素養。《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已把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與具備良好品德等方面列為發展目標。在學校課程方面,“品德與公民”為中、小學生的必修科目,“品德與公民基本學力要求”亦明確應培養學生了解法律的意義及與青少年有關的法律法規,並自覺遵守法律和公共秩序。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以下簡稱“教青局”)出版《品德與公民》教材,協助學校更系統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素養、公民意識,以及愛國愛澳的情懷;亦推出“品德與公民教學資源庫”,整合不同部門及社會團體的素材,與時俱進為教學人員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推動其在教學中,積極融入與澳門及國家發展相關的資訊,持續豐富品德與公民科課程。

現時,特區政府已公佈新修訂的“品德與公民”、“歷史”、“地
理”、“常識”等科目的“基本學力要求”,自 2024/2025 學年開始按步推
行至不同年級。上述新修訂的基本學力要求,進一步豐富國情教育和區情教
育的元素,引導相關學科的教學人員透過日常社會生活事例,讓學生了解包
括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重要國家發展規劃,以及澳門社會
可持續發展的條件,通過社會參與及自主實踐,讓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
民。配合“基本學力要求”的修訂,教青局正推進《歷史》、《常識》等教
材的修訂工作,支援學校、教師開展相關教育。

在教學人員專業發展方面,教青局已將建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培養學生審辨思維等內容加入“學校領導和中層儲備人才培訓”、“新入職教師培訓”等系列培訓課程。同時,恆常舉辦包括品德與公民教學、教導學生善用網絡資訊、培養學生審辨思維、憲法與基本法教育教學分享等不同主題的培訓活動。此外,由國家教育部協助舉辦的“千名教師精英培訓計劃”,亦有專門面向品德與公民科骨幹教師的培訓和交流活動。

為持續推動學校聯合家長力量,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生品德教育工作,教育基金的“學校發展資助計劃”設有“學生德育發展”資助主題,讓學校申請開展各類德育活動,從小培養學生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養成厚德盡善、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品格;亦設有“家校合作”資助主題,鼓勵學校透過“家長會/家長教師會”,舉辦包括品格教育、正向教養、成長輔導、家庭關係在內的親職教育活動。

在推動社區及家長教育方面,教青局持續在學校及社區舉辦多元化的品德教推廣活動,透過結合學校、家庭和社區的力量,共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觀。為方便雙職及輪班工作的家長或準家長參與親職教育活動,教青局和大型企業合作,主動走進企業為其員工提供培訓。為建立親職教育學習及分享平台,鼓勵家長持續學習,加強對子女成長的關注,教青局聯同不同部門、社服機構、團體及學校推行“家長學園”計劃,並藉設置“百分百家長獎勵計劃”,表揚熱心及積極投入親子教育的家長,推廣家庭核心價值。亦透過“親職教育資訊網”、社交平台專頁、“智慧校園”、電台節目等渠道,向家長提供不同主題及貼合不同節點需要的教養資訊,幫助家長提升教養技巧,了解兒童及青少年的成長發展需要,培養子女良好的品德及公民素養。

局長
龔志明
2024.07.2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