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澳門人口預測2022—2041》,本澳人口老化速度加快,預計至2041年,老年人口將升至16.44萬人,比2021年的8.32萬人增長近一倍。與此同時,出生率持續下降,令作為社保供款來源的勞動人口規模未來逐漸減少,加之社保各項給付金額亦會因應經濟社會發展持續調升,預料社保基金將面對日益嚴峻的給付壓力。
社保基金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博彩撥款、政府每年財政總預算經常性收入1%的共同分享、中央預算執行結餘3%的撥款、受益人供款、外僱聘用費及社保基金投資所得。一直以來,博彩撥款及財政撥款是社保基金最重要收入來源,而受益人供款只佔極少部分。前幾年因疫情影響,經濟下行,政府連續多年赤字預算,致使博彩撥款、1%共同分享和中央預算執行結餘撥款均大幅減少,例如博彩撥款及1%共同分享分別由2019年的50.16億元和12.33億元降至2022年的7.87億元和3.4億元,中央預算執行結餘3%撥款亦從2020年的16.16億元降至2022年的1.02億元,加之受益人供款及外僱聘用費近年亦持續減少,令社保基金收入銳減。2022年社保基金總收入為28.2億元,但總開支高達139.5億元。即使排除投資損失,社保基金開支仍達到62.43億元,遠高於基金收入。
社保基金收入嚴重依賴政府撥款不利於社保基金可持續健康發展,有必要逐步改善制度收入結構。因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第一,社保基金針對財政狀況進行過多次精算研究,隨著本澳人口的年齡結構發生顯著變化,以及經濟面臨的新的狀況,社保基金有必要適時開展新的精算研究。請問,社保基金何時再次進行精算研究?
第二,社保共建共享理念仍有待社會廣泛接受,社保基金如何加強相關理念的宣傳,提升社會對於社保共同承擔的意識?對於社保“共同承擔、共建共享”機制建設,社會保障基金未來有何規劃?
第三,《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審視報告建議政府將2021年至2023年設為觀察期,視乎經濟復甦情況,設5年和7年準備期兩個方案,於2026年或2028年實施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社保基金早前表示已經委託大專院校對3年觀察期整體經濟的復甦情況進行總結,預計年底前有總結報告。請問,社保基金除了對3年觀察期進行總結外,會否更新《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審視報告,重新研究評估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的實施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