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黃潔貞冀推鼓勵措施支持青年群體婚育的書面質詢

議員之聲|黃潔貞冀推鼓勵措施支持青年群體婚育的書面質詢

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23年本澳老年人口數目首度超越少年兒童人口;同時去年全年新生嬰兒為3,712名,按年減少632名,出生率下跌至5.5‰,連續兩年創有紀錄以來的新低,今年首季新生嬰兒數更僅有856名,按季再度減少105名,表明當前居民生育意願並未出現轉變。在低出生率與人口老化的疊加下,及時制定更積極、主動、創新、傾斜性的人口政策和鼓勵生育措施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雖然政府多年來已推動了不同的政策措施,例如提升出生津貼、實施15年免費教育、優化托兒、為孕產婦及未成年人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等,惟從上述數據可見,相關措施當前對刺激居民生育效果已經有限。同時,最近在婦聯進行的婚育調查中發現,約七成受訪居民都認為經濟、住屋及照顧等因素,仍然是最直接影響居民結婚與生育意願的主因;特別是青年群體婚育意願偏低,對於婚育觀念亦有明顯改變,缺乏對“成家立室”的期望,倘若不及時加以扭轉相關趨勢,未來恐將進一步影響生育情況,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有見及此,政府有必要加快落實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增加鼓勵措施,與社會各界共同創造良好生育環境”的施政目標,特別是進一步支持青年群體婚育,透過更全面的“組合拳”措施,助力本澳構建婚育友好型社會,共建美好家園。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 縱觀現時政府對於支持婚育的經濟支援,大多只能透過社保基金框架下,例如結婚津貼及出生津貼措施發放,難以隨出生數據作更彈性與及時的調整(需要CPI累積上升超過3%)。參考鄰近同樣是低出生率的發達國家或地區,例如新加坡、日本或香港都推出了不同的生育獎勵金(並非依CPI為基礎),請問政府會否參考從鼓勵婚姻及鼓勵生育性質出發,提供新的經濟獎勵措施?
  2. 所有父母在養育子女的過程都必然面對長期性的照顧與經濟支出,特別是近年社會經濟環境出現變化,居民生育與否無疑會有更多考量。請問會否研究增加持續性的育兒津貼,例如參照目前公務員的家庭津貼或基層公務員幼兒開支補助為基礎(每月10點),向育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發放,以體現政府對長期性支持家庭發展的決心?
  3. 面對當前青年群體婚育意願下降,近年本澳初婚初育年齡亦持續上升。請問當局未來有否具體的支持措施,與社團、學校等共同推動青年建立積極健康的婚戀觀與生育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