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的指示,經徵詢文化局的意見,本局對立法會 2024 年 4月 23 日第 464/E350/VII/GPAL/2024 號函轉來,何潤生議員於 2024 年 4 月 2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4 年 4 月 24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特區政府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已把“發展學生的軟實力”、“加強創意與科技教育”列入重點發展方向。
在課程與教學方面,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以下簡稱“教青局”)通過落實《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以下簡稱“課程框架”)及《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讓“藝術”成為幼兒至高中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學習領域,並透過“課程指引”為學校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提供建議及案例。
學校透過已列入中、小學課程計劃的“餘暇活動”,可讓在藝術領域具興趣和專長的學生得以進一步發展。此外,自 2022/2023 學年起,“視覺藝術”及“音樂”已成中學教育階段的必修科目,學校亦可按校本需要增設“舞蹈”及“戲劇”科目。目前,特區政府已完成“課程框架”的修訂,教青局正開展“基本學力要求”的修訂工作,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資訊科技教育及綜合應用技能教育,提升學生運用數字化工具進行創意設計、展示創作的能力。同時,透過“千名教師精英培訓計劃”和“跨校教研先導計劃”等系統性專業發展活動,培訓藝術教育領域的骨幹教師,並透過“教學設計獎勵計劃”分享教學案例,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及將藝術融入跨學科教學的能力。為讓小學六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學生能夠接觸不同類型的藝術活動,教青局自 2004/2005 學年起推出“學生藝術教育普及計劃”,並藉舉辦各項藝術類校際比賽和各類藝術體驗活動、提供藝術展覽和演出場地等方式,讓學生從小探索和發展藝術志趣,培養其藝術素養和能力。教育基金亦資助學校開辦各類藝術專項培訓活動,提供條件讓在藝術領域具興趣和專長的學生發展潛能。
在培養文化演藝人才方面,教青局持續推動並協調企業及專業團體參與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的開發及實施,現時本澳的公、私立學校已開辦藝術教育範疇的相關課程。為整合公立學校資源及優勢,加強培養本澳表演藝術人才,教青局與文化局自 2022/2023 學年起聯合開辦初中表演藝術班,由文化局轄下澳門演藝學院及內地著名的舞蹈和音樂學校派出專業導師教授,學生日後可銜接相關高中職業技術教育課程,並有機會保送到內地知名音樂或舞蹈高等院校升學。教青局亦與公私營機構合作,為學生和青年提供演藝產業的行業參訪及實習實踐機會。
此外,澳門演藝學院多年來一直致力為澳門培養演藝人才,亦透過開辦舞蹈、音樂和戲劇的持續藝術教育課程,讓本澳有藝術才華的兒童及青少年透過規範的培訓進一步發揮其潛能,並為社會儲備更多藝術人才。
另一方面,本澳多所高等院校現時已開設有關文化產業研究、表演藝術、音樂、電影製作、數字媒體藝術和影視製作等學位課程,為演藝產業發展培養所需人才。為支持學生升讀藝術領域課程,教育基金“大專助學金資助計劃”的指定學科助學金,當中包括藝術及文化創意產業範疇的相關學科;“資助於頂尖學府就讀獎學金計劃”的優先學科領域中亦包括人文藝術範疇的學科專業。同時,文化局及相關部門亦推出包括文化展演的資助計劃、藝文盛事活動的委約演出等措施,為本澳演藝專才及藝文團體創設更多元的發展平台,促進文化產業鏈的發展,助力“演藝之都”建設。
局長
龔志明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