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琴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冠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龙人古琴文化村与珠海市六面体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自由体说唱剧《琴·韵》,并于2024年1月9日上午10:30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的龙人古琴文化村龙人书院举行了发布会,并在下午进行了剧目研讨会。

在发布会现场,有幸请到了多位文艺领域的各界领导、专家:中国音协副秘书长,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主任熊纬,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创作研究处副处长李菲,中国音协理论研究处干部曲方祎,青年词作家、贵州省音协副主席孙红莺,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黄智骞,青年词曲作家、广东省茂名市音协副主席薛永嘉,青年词作家、湖北省文化活动策划中心导演袁晶,青年作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龙,青年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李晨,青年词作家周洁颖,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杨柠豪,青年词作家、湖南省长沙市音协副主席廖建中,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谭杨。福建省文联文传中心吴晓凌、中共漳州市长泰区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四级调研员洪昭勇,中共漳州市长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漳州市长泰区委网信办主任王海坤,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王义彬、福建省古琴协会会长张俊波。龙人古琴创始人、斫琴家谢建东,龙人古琴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省民协古琴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锦冰,深圳市九嶷琴会会长陈碧勇,龙人古琴总经理谢宗煌。中华曲艺学会副会长吴金富、自由体说唱《琴·韵》导演原上草女士,自由体说唱剧《琴·韵》编剧、文旅部“千人计划”编剧蒋志伟,珠海市六面体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晓博,澳门古琴文化推广协会会长江南,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演员盛凡,以及自由体说唱剧《琴·韵》其他演职人员。莅临现场还有来自人民网、福建日报、海峡导报、东南网、厦门晚报、厦门日报、海峡都市报、长泰区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媒体。

据了解,该剧在创作中对古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在地艺术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综合性的融合探索,在舞台剧中融入了大量古琴、木偶等元素,探讨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发展和融合创新。剧中主线人物:琴,是古琴的化身;韵,是琴音的化身。剧情以琴和韵这对恋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经七世轮回,起伏跌宕,随着故事的推进,增加悬念,引人入胜。剧目以琴曲、琴歌的抒情达意,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将八闽大地优秀传统艺术融合表现,呈现多姿多彩的自由跨界剧场空间。
本次发布会上首先由龙人古琴创始人、斫琴家谢建东先生进行了致辞,表达了剧目联合制作的初心。谢建东先生表示他从事古琴文化的传播以及制作已经将近30年了,30年来一心专注于古琴制作的研究和琴文化的传播,下一个十年龙人古琴计划在古琴教育、人才培养、古琴文化海外交流等方面多多努力。通过古琴讲好中国故事也是以后工作重点之一,因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也是龙人的责任。

原上草导演就自由体说唱剧《琴·韵》的创作排演情况进行了介绍,导演就剧目的创意和自由体说唱戏剧形式的缘起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编剧蒋志伟先生及剧组演职人员,对自由体说唱剧《琴·韵》的融合跨界的艺术表达进行了解说,接着对剧目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进行了片段现场展示。

随后由青年京剧演员苏扬进行了京剧选段《贵妃醉酒》现场演唱,龙人古琴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省民协古琴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锦冰现场弹奏了古琴曲《流水》。
在记者提问环节,谢建东先生就龙人古琴参与此事的初衷进行了阐述;原上草导演对为什么会对传统文化如此关注,并想到用多种形式来弘扬传统文化进行了说明;演员代表盛凡(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演员)就参与剧目的排演的感受进行了发言,他表示在排演过程中一定发挥专业技能,和大家共同努力,呈现出一台精彩剧目;珠海市六面体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梁晓博就剧目接下来推广运营的方向及预期进行了展望;龙人古琴总经理谢宗煌对于接下来龙人古琴对于古琴文化传播的其他打算和计划进行了发言。通过媒体记者朋友就剧目相关问题的现场提问,结合现场的剧目片段展演,让大家对于剧目更加深了了解。

在下午的研讨会上大家就自由体说唱剧《琴·韵》的剧本及剧目呈现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大家就各自的专业领域以及艺术理解对于剧目立意、呈现方式、文化内涵展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编导组及制作人听取了多方建议和想法,大家对于剧目的进一步生产落地及后续的巡演都表达了极大的兴趣和信心。
本次活动旨在让大家多方位了解自由体说唱剧《琴·韵》,同时探索品牌创新与协同发展的可能,提高品牌创新能力,积蓄品牌发展新动能。希望通过探讨艺术的跨界合作,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据了解,该剧接下来的演出安排为,2024年上半年在福建省进行第一轮演出,下半年进入大湾区巡演,2025年春节贺岁档期将在京津冀地区巡演。剧目制作方表示该剧目是商业化运营,同样肩负了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以剧目为桥,进校园,进企业,并与港、澳、台等地进行文化交流,传播和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打造一台高质量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优秀剧目,让参与者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