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未分类 建議|施景耀:廣泛凝心聚力,為建設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

建議|施景耀:廣泛凝心聚力,為建設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泉州市澳門政協委員 施景耀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正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去年剛是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現代化新征程開啟之年,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決議》精神,極具意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

全會強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相輔相成的整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

經過第十一次黨代會、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的召開,按照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扎實有效推進學習、宣傳、貫徹工作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團結引導全市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共同推動全會精神在泉州落地生根,做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泉州作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領跑者,必須“堅持統一戰線”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立足泉州改革發展實踐,傳承弘揚“晉江經驗”這一重要歷史經驗,廣泛凝心聚力,為建設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把好關,作為東亞文化之都及東亞文化之都—泉州, 必須有完善的現代化城市整體發展戰略,現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著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成大事先安人心,為了解決老百姓美好生活訴求必須先善治,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省黨代會精神為契機,緊密結合泉州實際,傳承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必先以晉江城市建設、產業發展和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成就為依據,圍繞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分析泉州市城市治理現代化面臨的困境,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推動城鄉一體融合發展,建設以人為本、生態優美的宜居城市;加快補齊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環境等民生短板,落實到底保障,建成法治泉州、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完善人性化治理,樹立服務於人治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

二、因地制宜,發揮區域及資源優勢,改變千篇一律的發展,加快建設“兩岸融合主陣地、泉州城市新中心”,發揮區域性比較優勢。泉州是全國重點僑鄉,海外和港澳鄉親都是值得託付的重要力量,以僑胞優勢充分發揮對外平臺作用,定能為現代化城市建設引資,建設現代化濱水生態新城,促進中華海洋文明傳承創新及港澳臺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度推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人員往來、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形成高水準開放型經濟體系,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先行示範;另外強化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對外宣傳泉州,向世人展現泉州巨大的發展成就、獨特的人文風貌與內蘊,從而提升國際知名度,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泉州篇章。

三、用新 “科技手段"舊“古城、百年老店"雙全概念及以“老"引“新"策略,圍繞建設世界海絲文化休閒旅遊目的地,以海文化為亮點,以古城為核心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格局,用網紅效應來提升城市知名度,活化古老舊街,將5G、VR等引入給公眾帶來全新體驗,讓人們更好地感受泉州文化, 加快推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數字泉州”戰略,利用大數據對遊客資訊進行關聯分析,在幫助遊客瞭解目的地的即時旅遊狀況,強化文旅部門對景區及行業管理能力;對文化地標、文創園區進行規劃,堅持多年來“規劃先行、保護優先”理念,以泉州獨特文化承載城市記憶的“泉州老號”以“老"引“新",培育“城市綜合體+特色街區”重點商圈吸引旅客打造消費,加快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文化公園、海絲文旅會展中心、泉州美術館、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研究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路考察紀念館等文化專案建設,實現軟硬件兼備,以文化內涵軟實力推進泉州旅遊業與特色產業深度融合,如發展海洋旅遊、工業旅遊。

四、對現有文化和旅遊資源進行詳細梳理整合,打造文化旅遊精品,泉州是一座千年古城,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22處代表性遺產點申遺專案成功通過世遺大會審議,對泉州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擔當,還有對未來傳承保護的一份責任,申遺的成功有助推廣國際化海絲文化,能塑造國際性多元文化特色鮮明的城市形象。未來恪守《世界遺產公約》,借鑒國內外遺產保護好的經驗和做法,加大對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街區村落,以及歷史建築的保護工作力度,定期開展遺產的考古發掘、舉辦傳播和傳承保護的課程提升群眾參與度,並設立面向校園的遺產通識課程等,做好保護傳承工作,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加速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城市競爭優勢,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打造“一心兩帶六區”文旅發展新格局。

五、當代社會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運用“兩山理念"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將生態優勢變經濟優勢,將泉州打造特色化的城市文化空間和市民可親近的山水田園城市,打造環灣區域“城市會客廳”“兩江一灣”景觀展示面、山海綠色景觀走廊。構建市域“大山大江大海”生態空間格局,構建規劃區“中山中水”藍綠交織體系的生態城市佈局,推動生態全面融入城市空間,依託生態及美麗鄉村資源優勢,打造生態休閒、養生度假、研學旅行為主導功能的綠色生態休閒旅遊帶及海絲文化濃郁的藍色濱海休閒旅遊帶。

六、剛推出人才政策“升級版”希望真正到位改善泉州發展沒有強有力、持續性的人才支撐的短板,人才工作的一項核心任務,助推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突出以産聚才、以才促産的核心價值,支持臺灣青年來泉州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建設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高品質臺灣人才社區,打造臺灣青年和各類人才大陸“築夢第一家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