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公務人員聯合總會日前發佈的“澳門公務人員工作家庭衝突狀況”調查發現,47%的受訪公務人員經常在下班後使用資訊設備工作,平均每日1小時或以上,對公務人員履行家庭責任造成一定影響。
本屆政府對公務人員實施員額管理措施,加之疫情影響,公務人員工作量和工作壓力明顯增加。現時公務人員超時工作現象較為普遍,下班後仍需在線工作亦成為常態。公務人員超時工作除因社會快速發展導致工作量增加外,公共部門內部管理不善亦是導致公務人員超時工作的原因之一。澳門公務人員聯合總會早前發佈的“澳門公務人員工作滿意度和壓力強度調查”結果顯示,近五年公務人員身心健康狀況較五年前差,而令公務人員身心感到壓力的最主要原因並非是工作量,而是管理方式,日常工作安排欠妥,導致績效變差,影響工作氛圍。
本人建議公共部門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清晰工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工作;加快數字政府建設,透過電子政務及優化工作流程,減少人員超時工作現象;完善加班制度,令超時工作公務人員獲得合理補償。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大家都有壓力。實際上,公務人員工作與家庭存在衝突是本澳社會的一個縮影,不少行業或職業的僱員亦面臨同樣的困擾。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完善家庭友善政策,不但有助應對日益普遍的“雙職模式”給家庭帶來的影響,對整體社會的和諧穩定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國際勞工組織早前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工作時長及工作時間安排是決定僱員能否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關鍵因素。較短的工作時長、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不僅能促進僱員工作與生活平衡,亦有助提高僱員工作滿意度,帶來更強的職業保障感,提高企業生產力,對僱主和僱員是“雙贏”的政策。本人希望政府帶頭加強實施工作和家庭平衡政策,推動本澳家庭友善政策的發展。此外,《家庭政策綱要法》實施至今近30年,政府有必要適時檢討法律執行情況,將法律精神有效落實到各項政策措施中,令僱主和僱員均能從家庭友善政策中受益,構建家庭友善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