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李良汪促完善退休住屋醫療保障確保長者權益

議員之聲|李良汪促完善退休住屋醫療保障確保長者權益

為向社會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特區政府將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定為“澳門特別行政區長者日”。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議員李良汪表示,本澳老齡人口不斷增加,除了在傳承美德方面推動,促請特區政府應盡早作出規劃及部署,制定適合本澳發展趨勢的政策措施,以避免長者的退休、住屋及醫療保障受到影響。

退休保障方面,李良汪指出,過去三年央積金在本澳公共財政收入沒有盈餘的情況下,不具條件作出特別注資,對於已屆領取年齡的長者,尤其處於經濟狀況困難人士,每年可支配收入直接受到影響,生活更捉襟見肘。

李良汪稱,按照當局對本澳今年全年的賭收預測,將可達到一千八百億元的賭收。建議政府盡快就本澳經濟發展及財政盈餘狀況等數據,作出綜合分析,並盡快向社會公佈明年央積金是否具有特別注資條件;若仍然不具條件,當局亦應在賭收遠超預算的情況下,增發一期敬老金,或以其他可行性援助,例如設立關愛基金等方式,支援長者及弱勢社群,緩解相關群體生活困難。

住屋需求方面,有不少已退休且行動不便的長者表示,因持有自置唐樓物業而無法申請社會房屋,但又沒有經濟能力置換有電梯設備的樓宇。該部份長者一直對長者公寓的推出充滿期盼,期望藉此解決日常出行困難,並能改善生活環境。惟近日政府公佈長者公寓使用費貼近私樓租金價格,即使首階段申請可獲費用減免,但定價依然偏高,且原居所即使能順利出租,亦未必能應付長者公寓租金開支。李良汪指出,相關政策顯然未有充分考慮居於唐樓長者的經濟條件及實際情況,更未能回應相關群體對改善生活環境的訴求,令不少長者感到失望。

他認為,長者公寓作為改善長者生活環境的政策措施,必須以解決目標群體的實際需求為目的,結合社會實況作考慮,尤其需重視有需要的長者群體的經濟收入情況及承擔能力,建議除首階段推出的單位,日後落成及推出的單位亦應以折扣價租賃,以體現公平性;並應持續檢視租金與長者承擔能力的差距,並適時作出調整,使相關政策更符合社情民意,以更好地實現“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

醫療服務方面,李良汪稱,醫療服務亦是長者群體最重要的訴求之一,特區政府每年投入大量公帑為本澳居民提供醫療保障,但公營醫療機構輪候時間長的問題仍然未能有效解決,為社會詬病。促請當局盡快就全民醫保制度可行性再作探討,讓具有“可攜帶”屬性的全民醫保減輕公營醫療壓力,進一步完善本澳醫療保障體制,為長者提供更多醫療選擇。

李良汪指出,長者過去在推動社會發展方面付出不少努力與貢獻,值得尊敬與尊重。為長者晚年生活提供更完善的保障,是社會的普遍共識。特區政府應持續推動,不斷完善長者保障,從實際政策及各項措施中,落實「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的政策目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