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梁鴻細有關極端天氣防浸措施的書面質詢

議員之聲|梁鴻細有關極端天氣防浸措施的書面質詢

受到颱風海葵殘餘相關低壓槽影響,珠江三角洲一帶慘遭暴雨侵襲,香港、深圳、珠海等多地出現嚴重水浸。

從電視及自媒體畫面可見,香港不少地下停車場變成大水庫,地下商場餐廳遭淹沒,地鐵站成澤國,行車似行船,更有山泥傾瀉以及女子被狂流沖倒的畫面,觀之心慌。從各大網絡平台討論區得知,香港居民對在「極端天氣」下是否需要上班及上課,何時復工等議題最為關注,同時,對於港府預警的及時性亦提出質疑。

9月8日港府召開記者會交待極端天氣詳情,表示9月7日香港晚間暴雨,大部分地區降雨量超過70毫米,九龍、新界東北及海港島嶼降雨量超過200毫米,時雨量創139年來最高紀錄,屬500年遇的暴雨,而渠務署市區主要排洪設施的設計標準是200年一遇,換言之,降雨量遠超越渠務系統承受力;同時解釋降雨與颱風不同,可預測性很低,政府無法輕易掌握雨勢情況;並表示就深圳排洪的決定,已第一時間通知所涉部門,組織前往可能受影響的六條村落作出求援;惟期時正值深夜,政府亦未有立即釋出深圳排洪影響的相關資訊,被質疑居民難以走避。

據消息指,截至9月8日晚上8時15時,這次暴雨已經造成香港39宗山泥傾瀉,2人死亡,145受傷前往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豬場同遭淹沒生靈塗炭,魚塘溢水走魚損失嚴重。

鄰埠災情提醒我們在防災減災方面,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因此,在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暴雨的可預測性與颱風不同,雨將落在哪裏、範圍廣度、雨量有多大等,都十分難以預測;本澳相關的應急機制如何?地下公共空間設施,如公共停車場、輕軌媽閣線等,倘受暴雨影響出現水浸,是否有臨時封閉措施?民防機制方面,相關撤離及通報預案如何?

二.《澳門特別行政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年)》當中明確,中期目標(2028年)基礎設施的防澇標準為二十年一遇,而現時,極端天氣愈來愈頻繁,經鄰埠是次雨災經驗,當局會否重新檢討「十年減災規劃」中各項基建指標的要求?本澳各類地下空間的設計,能否抵禦二十年一遇的暴雨?排澇基建是否需要升級,標準又各為多少?

三.香港警務處在深圳排洪前45分鐘才接獲通知,而在排洪前16分鐘方以新聞稿的方式,向廣大香港市民作出公佈,市民實在難以應對。事件提醒我們,石角咀水閘一旦排洪,澳門特區政府的相關的應對能力同樣備受考驗。據報,石角咀水閘雖位於珠海市,但卻隸屬中山市管轄,在協調通報方面會否更需要時間?兩地是否有就相關排洪影響作出評估?相關合作及通報機制如何?廣東省水利廳已於2019年7月鑒定石角咀水閘爲四類閘,要求報廢重建;即現時石角咀水閘的抵擋洪水能力嚴重不足,當局會否與內地相關部門進行積極溝通跟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