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政府公佈原逸園狗場及蓮峰體育中心地段總面積約 4萬平方米土地,將改建為集運動、遊戲、親子、社區活動、休閒文化等多元複合的市民運動公園。社會大部分意見都認同有關方案,認為能大大提升北區居民的人均休憩空間,滿足不同市民的運動需要。
然而,北區學校數量多,但運動空間嚴重不足,更出現學生行人道跑步的怪現象。原逸園狗場的運動設施過去是北區學校的重要場運動場所,對周邊學校的體育課及訓練提供場地支援。但近年場地設施老舊,已難以開辦運動會。日前政府表示未來市民運動公園,跑道現時符合最低要求,內圈是 400米,可以舉辦一般運動會、校運會,而球場採用人造草,希望加大使用率,將球場歸還市民可全天候使用。希望未能市民運動公園可好更多支援北區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運動條件。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雖然未來部分學校會遷移到A區學校村,但仍需一段時間規劃興建和搬遷,而且北區未來仍有多間學校,都需要運動場地的支援。請問市民運動公園未來興建時,當局能否協調分段施工和周邊運動場地的使用,盡可能減低對學生上體育課或訓練的影響?
二、未來市民運動公園的使用能否做好分配,在學校上課時間更多給予周邊學校使用,令運動設施在使用人數較少的時段得以善用,以達至資源共享的目標?
三、未來市民運動公園的設計能否都考慮周邊學校的運動需要,並為未來學校要舉辦校運會、日常訓練等提供合適的條件?
公共建設局就質詢回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