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AI人臉識別技術的不斷發展,近來有幾款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換臉”應用程式走紅網絡,並在世界各地的青少年群體中逐漸流行。軟件使用者只需通過簡單幾步手續即可完成賬戶註冊,隨後提供十餘張含有個人不同角度、不同表情人臉信息的圖片,APPS內置技術即可對個人完整人臉信息進行分析建模,並將其運用於各類相片、影視劇中,與目標人物進行“換臉”,令使用者能夠通過科學技術實現自己的“明星夢”。
然而,根據部分軟件使用者反映,該款APP的用戶協議中載明:用戶一旦上傳自己的照片進行視頻“換臉”,將在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地將包括人臉照片在內的肖像資料授權給該公司及其關聯公司。隨後相關企業雖然在輿論壓力之下對其用戶協議進行了部分修改,但個人肖像信息洩露的風險依然存在。倘若有關信息被不法分子獲取,更有可能危及市民個人的財產安全。
關於AI換臉技術被不當使用的弊端,不法分子除了有可能利用偽造出的形象,通過人臉識別授權等功能,非法盜取市民的資金存款外,更有可能通過“換臉”製作、散播虛假信息,令親朋好友上當受騙,甚至作出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對受害者的心理及其身邊的親人造成不可挽救的傷害。
對此,本人謹提出以下質詢:
1.AI換臉到各種圖片、影片中的玩法固然有趣,且換臉成本簡單,只需使用者提供幾張自己的相片即可收穫“換臉的快樂”,因此在不少年青群體中流行。請問有關當局將會採取何種措施加強現代青年的防範心理,提高警惕以避免個人特殊肖像信息洩露?針對必須使用肖像授權的情況,有關當局是否會考慮通過電子信息等形式,提醒本澳市民使用軟件前需看清使用條款,避免信息被不法分子盜用的情況出現?
2.現時“換臉技術”已經十分普遍,部分人在使用時可能出於玩笑心態,擅自將他人的肖像上傳實現“換臉”,構成違法行為之餘更對被侵權人身心造成傷害,請問有關當局針對“AI換臉”犯罪有何預防措施?針對一些因“換臉”而遭受網絡暴力或非議的對象,請問有關當局會否採取跨部門合作的機制,對受害者進行心理疏導等工作,協助其走出陰霾?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就質詢回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