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李良汪就防範與打擊新型詐騙犯罪及檢視電子支付平台用戶登記漏洞提出書面質詢

議員之聲|李良汪就防範與打擊新型詐騙犯罪及檢視電子支付平台用戶登記漏洞提出書面質詢

随着社會發展和科技日益進步,大數據被廣泛應用及資訊流通等原因,令不法分子更容易透過網絡獲取個人信息,且犯罪模式亦層出不窮,令公眾防不勝防。議員李良汪指出,根據保安司公佈數據顯示,今年首季詐騙案件共四百三十五宗,數量高於二零二二年和二零一九年的同期,其中電話騙案增幅明顯。

他稱,在現今的智能時代,AI技術為社會帶來不少正面效益,但同時亦衍生新類型的犯罪手法,例如包括內地在內的全球多地已接連發生“AI換臉”詐騙案。雖然本澳現時暫未有發現相關犯罪,但由於有關技術像真度高,一旦發生市民恐難以識破,故不論在預防或打擊的層面,應當提前做好準備,防患於未然。

有內地學者出席由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舉辦的“新型網絡犯罪的發展與挑戰”專題研討會時指出,要應對AI技術的負面影響,在防禦上透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針對“深度偽造”技術進行立法規範;透過提升公眾鑒別意識和能力,包括培養公眾識別視頻來源、作者身份,評估視頻承載信息的準確和客觀能力。因此,特區政府除不斷提升公眾防騙意識外,亦應儘快對有關情況作分析,就AI衍生的負面問題作立法研究,以保障公眾安全及財產權益。

此外,近日有居民向其反映,其不慎墮入電話騙局,並透過某電子支付平台轉帳金錢予不法分子。由於該電子支付平台的一級賬戶使用者除電話號碼外,不需提交其他個人資料註冊,成為不法之徒收取騙款的工具,而事後難以追蹤。特區政府應全面檢視本澳現有電子支付平台是否存有相關漏洞,以進一步保障使用者的財產安全。

他表示,本澳的電訊及網絡詐騙持續多發,質詢政府除深化各方面的防騙宣傳外,有否就反詐騙手機應用程式在本澳推行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作深入研究,透過“科技強警”預防及打擊有關犯罪。

同時,面對“AI換臉”新型詐騙案,當局除持續加強與境外警方和國際刑警組織的情報交流和執法合作,跟蹤了解新型犯罪的發展形勢外,在預防方面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尤其針對防騙意識較低的長者群體,是否已作出防範性宣傳工作。此外,當局有否就電訊及網絡詐騙,包括以AI技術作案等問題作專門立法的研究,進一步打擊有關犯罪問題。

本澳某電子支付平台一級用戶註冊無需填寫手提電話號碼以外的資料,容易造成追蹤犯罪的漏洞。李良汪質詢政府會否全面檢視各電子支付平台的用戶登記程序是否存在漏洞,會否要求有關機構對所有等級用戶實施實名登記制度,避免成為不法分子的犯罪工具,以進一步保障用戶安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