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 照 行 政 長 官 的 指 示 , 本 局 對 立 法 會 2023 年 4 月 21 日 第414/E324/VII/GPAL/2023 號函轉來,顏奕恆議員於 2023 年 4 月 14 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3 年 4 月 24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有關將科技融入教育方面,發展智慧教育作為特區政府推動的重點工作,“加強創意與科技教育”已列入《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作為非高等教育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現時,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以下簡稱“教局”)正積極推動智慧教育範疇按序發展,於 2020/2021學年推出“智慧校園”服務,透過統一的資訊平台向學校提供網上直播教學和家校通訊等功能,支援學校優化管理,發展網上教學;並於 2022/2023 學年推出“智慧教學先導計劃”,支持學校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持續追蹤和及時分析學生學習情況,逐步構建以智能題庫、智能組卷、智能批改等教學功能為核心的服務平台,達到個性化精準化的教與學,實現因材施教。
學校課程方面,讓學生了解人工智能系統已納入資訊科技科的基本學力要求,教青局進一步通過課程指引為學校、教師提供教學案例。此外,教育基金透過“學校發展資助計劃”資助學校購置相關的資源和設備,以構建校本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因應教育及學生發展的需要,教青局持續與教育界保持溝通,尤其優先配合“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方向,研究進一步透過課程改革,優化學校資訊科技科的課程與教學,為學校實施人工智能教育提供更大彈性和支援。
參訪或學習交流方面,特區政府重視學生的全人發展,隨著本澳社會逐漸復常,教青局正籌備及加快開展今年各類到內地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培訓和研學等活動,持續提供機會予學生參與各類海外競賽及交流,同時鼓勵本澳學校和世界各地的學校締結姐妹學校關係,組織各類交流活動,從小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為推動學校結合校本課程規劃及學生發展需要,開展各項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體驗的教育計劃,教育基金的“學校發展資助計劃”設有“參訪或學習交流”資助主題,資助本地學制的不牟利私立學校組織教育交流、學習體驗、專題研習等活動。
學生生涯規劃方面,生涯規劃教育已透過品德與公民科,作為學校從小學至中學課程的必修內容,培養學生訂立個人志向,認識影響自己升學及職業取向的相關因素。教青局出版的《品德與公民》教材特設各行各業、目標與規劃、自我拼圖、生涯抉擇及生涯導航等章節,進一步支持學校、教師開展具體課堂教學活動。另一方面,駐校的學生輔導員為不同年齡及教育階段的學生舉辦各類發展性的輔導活動,內容涵蓋升學/就業、兩性關係、健康生活等。同時,教青局以多元方式開展相關工作,包括入校為學生舉辦生涯教育輔導活動如 2022 年起入校為初中學生進行自我認識、發掘自身興趣專長的工作坊;舉辦各類升學及就業講座、行業參觀及實習活動;組織學生參觀澳門高等院校、公共部門及私營機構,以及提供各類數據資料,協助學生自我認識及了解升學與選科、社會行業現況等。此外,為加強非高等教育學校與高等院校的升學輔導及銜接機制,培養擁有不同長處的高中畢業生,教青局舉辦行業探索活動,讓澳門高中學生對本澳及內地不同產業有更深入的認識,成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所需的人才。
代局長
黃嘉祺
(副局長)
2023.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