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的指示,經徵詢衛生局的意見,本人對立法會 2023年 5 月 17 日第 502/E390/VII/GPAL/2023 號公函轉來梁孫旭議員於2023 年 5 月 11 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3 年 5 月 18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第 3/2011 號行政法規《殘疾分類分級的評估、登記及發證制度》(下稱:殘評制度)生效後,社會工作局(下稱:社工局)一直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內的殘評專家保持聯繫,聽取不同持份者的意見,持續完善殘評制度。
社工局自 2013 年開展對殘評制度的檢討,於 2015 年起陸續完善評估工具和管理機制,並對評估結果的統計進行細化分析。同時,亦獲得內地各殘疾類別專家持續就評估提供的技術支持,相關專家分別對評估流程、工具及方法提出意見,並與國際殘疾評定標準比對,調整了個別殘疾類別評估工具的內容,以完善殘評制度。2017 年,在綜合檢討結果和聽取專家的意見後,正式修訂了《殘疾分類分級評估的工具及方法》。
為提升評估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完善評估工作,社工局在專家的協助下,持續為評估人員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訓,亦與不同的評估單位進行檢討工作,減省相關的流程,提升行政效率,加快評估工作的進度。此外,社工局亦透過每年的服務滿意度調查,收集居民對殘評制度的意見,以協助優化和完善有關工作。
對於是否擴大殘疾的分類的事宜上,專家在檢討殘評制度後,考慮本澳的實際情況、殘疾評估的能力和條件,以及殘疾相關服務的需求,認為現行殘疾分類標準已與國際接軌,故此,社工局暫無擴大殘評分類的考慮。
目前,各公共部門提供的康復服務並不單為持有殘疾評估登記證人士提供,例如教育安置評估和殘疾金的申領標準。而按照三月十五日第 24/86/M 號法令《訂定澳門居民取得衛生護理規則》,澳門居民使用衛生中心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屬免費,另外孕產婦、兒童、中小學生、65 歲或以上長者、持殘疾評估登記證人士,以及患有腫瘤、傳染病、精神病等特定人群可享有免費的專科醫療服務。對於因經濟困難而無法負擔醫療費用的人士,衛生局亦會向符合條件者提供醫療援助,確保其不會因經濟問題而未能得到適切治療。
此外,特區政府對包括長期病患在內生活有困難的家庭,已設有恆常機制。有關家庭在經濟上不足以應付其基本生活需要,可向社工局申領經濟援助及倘有的其他支援服務。對於符合資格的長期病患、殘疾的經援家庭,可受惠於三類弱勢家庭特別援助。2023 年,合資格的定期援助金受益人家庭除獲發放 13 個月的援助金外,亦將額外多發放一個月援助金。至於未符合申請經濟援助的近貧家庭,其可申請“短期食物補助計劃”和“社會融和計劃”,以獲得相應的支援。
最後,特區政府感謝梁孫旭議員對有關事宜的關心和建議。
社會工作局代局長
許華寶
2023.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