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經徵詢社會工作局、土地工務局之意見,本人對立法會2023年4月18日第386/E299/VII/GPAL/2023號函轉來梁鴻細議員於2023年4月4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3年4月19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2022年全澳各類醫療人員合共約8,000名,其中每千人口對應2.9名醫生和4.3名護士,預期將達到《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中所訂定於2025年達到的每千人口對應3名醫生和4.2名護士的目標。因應醫療服務發展的需要,特區政府持續評估和檢視本澳醫療人力資源需求,持續透過不同形式培養各類醫療人員,如醫療人員的實習、醫學及護理專科培訓、持續進修課程,以及不定期講座,向包括公營、私營和醫科畢業生在內的全澳醫療人員提供培訓和專業發展機會。
此外,特區政府正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開展“專科醫生崗前培訓”項目,下階段將由衛生局、北京協和醫院、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按照現行專科醫生培訓制度,聯合進行30名住院醫生的培訓。綜合而言,特區政府將不斷完善醫療人力資源規劃方案,並按照醫療服務需求,做好相應的人員儲備。
為應對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仁伯爵綜合醫院已設立監測預警機制和制定相應的應變計劃,包括監測急診求診人數,以及當中出現流感樣症狀的比例,以便及時調配衛生局的人力資源作出支援,維持合理的等候時間。隨着上述措施的有效落實,目前成人急診和兒科急診的平均等候時間分別約為1小時和1.5小時。同時,密切監測醫院病床的使用情況和致力提高流轉率,以及因應情況臨時增加病床以滿足病人的住院需求。此外,為應對季節性流感高峰期,衛生局每年提供免費流感疫苗接種,並會安排主動派員為托兒所、學校及院舍等進行集體接種,以發揮社區免疫屏障作用。
關於長者照護設施建設方面,特區政府已規劃於離島醫療綜合體第二期工程中興建康復醫院,以增加病床和康復治療設施,預計增加300張康復病床;同時,亦將在新城東區-2的A8地段新建可提供900個住宿名額的長者院舍,以配合未來的需求。此外,特區政府將推出長者公寓先導計劃,當中的管理及運作將會考慮商業元素,透過總結營運經驗,探討服務配套和市場發展方向等,為澳門銀髮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而特區政府在規劃新一個長者服務行動計劃時,亦會聯同社會各界探討銀髮產業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共同推動不同形式服務的發展。
此外,土地工務局表示,《城市規劃法》規定,依據“總體規劃”及相應詳細規劃,因應相關部門提出的使用計劃,對成功收回的土地作出適當的規劃利用,尤其對條件合適的土地,會優先考慮用作興建公共房屋或公共配套設施。在落實永久用途前,各職能部門倘提出臨時利用土地申請,土地工務局會配合作出綜合分析研究。澳門“總體規劃”已提出於多個規劃分區增設公用設施區,主要用作建設及提供包括社會設施在內的各項公用設施,並透過複合利用提供部分不需獨立佔地的社會設施,加強設施的可達性,以滿足社會不同年齡層的需要。
衛生局局長
羅奕龍
2023.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