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的指示,本局對立法會2023年2月23日第205/E153/VII/GPAL/2023 號函轉來,何潤生議員於 2023 年 2 月 17 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3 年 2 月 24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特區政府支持各類教育的發展,在完善回歸教育制度方面,在第32/95/M 號法令《訂定在回歸教育以及延續及社會教育方面成人教育之組織及發展總框架》的基礎上,分別透過第 9/2006 號法律《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以及第 21/2018 號行政法規《回歸教育津貼制度》,訂定回歸教育各教育階段的就讀條件、資源投入、學歷效力等,完善回歸教育體系。現時,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以下簡稱“教青局”)透過公立學校提供免費的單元制回歸教育課程,以及透過回歸教育津貼支援私立學校開辦學年制的回歸教育課程,供有需要的居民選擇報讀。
隨着特區政府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及教育改革,各教育階段的完成率及高中升大率持續提升,輟學率穩步下降,入讀回歸教育的學生人數相應持續下降。為加強對開辦回歸教育私立學校的支援,特區政府自 2007/2008 學年開始發放回歸教育津貼,隨着 2018 年頒佈《回歸教育津貼制度》,現時政府以類似正規教育的免費教育「包班」方式發放回歸教育津貼,並在津貼計算上按回歸教育的特點提供彈性,讓開辦回歸教育的學校得到資源保障。教青局亦資助回歸教育學校聘請專職人員協助各項非教學工作,以及資助輔導機構向學校派駐學生輔導員,優化回歸教育的質素與成效。
為推動回歸教育持續發展,教青局多年來積極推動開辦回歸教育的學校與本澳大型企業合作,由學校派出教師到企業為員工開辦回歸教育課程,讓企業員工能獲取所需學歷,亦有助回歸教育學校轉型。在職業技術教育方面,教青局為開辦職業技術課程的回歸教育學校發放資助,以及就開辦課程所需的工程及購置設備提供資助申請,支持有意的回歸教育學校趨向職業技術方向發展。未來,教青局將繼續推動具條件的回歸教育學校以校企合作的方式開辦更多能配合社會發展需要的職業技術課程,優化回歸教育及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的建設及質量,為回歸教育學校的運作及轉型創設更多有利條件。
局長
龔志明
2023.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