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的指示,經徵詢行政公職局、勞工事務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文化局和衛生局的意見,本人對立法會 2023 年 2 月 6日第128/E96/VII/GPAL/2023號公函轉來梁鴻細議員於2023年1月31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3 年 2 月 7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家庭友善政策”是以支援家庭功能和加強家庭凝聚力為目標,實現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區政府制定“澳門婦女發展目標”,建立實施“家庭友善政策”的機制,讓公共部門、私營企業和僱主營造“家庭友善”的社會氛圍。
社會工作局(下稱:社工局)聯同公共衛生及婚姻登記部門,以及托兒、教育和社會服務機構,開展家庭生活教育推廣計劃,提升年青夫婦的生育意願,以及為育兒作好準備。衛生局致力為孕婦和新生兒提供周全、專業的醫療衛生服務。孕婦方面,提供全面的早、中、晚期孕婦保健、產前檢查、產前常規檢查和唐氏綜合症篩查等服務;新生兒方面,為全澳新生兒提供先天性疾病篩查、聽力檢測及定期體檢和保健等服務。此外,對於有意生育的夫婦,提供孕前準備諮詢及衛教活動。
在托兒服務方面,社工局透過“2023 至 2025 年托兒服務規劃方案”,訂定托額供應數量目標為 3 歲以下人口的 50%,確保受資助托兒所基本滿足 2 歲幼兒入托需要;適當調整各年齡歲組的托額供應,回應相關需求。此外,與托兒所及相關部門合作,提供培育幼兒及促進親子互動的資訊和資源,支援家庭發揮親職效能。透過“澳門家庭生活教育資訊”網頁,提供親職教育資訊及網上自學教材,結合會展推廣、街站宣傳、繪本等多元化的社區教育,提升居民建立幸福家庭的意識。
在家校合作和親職教育方面,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下稱:教青局)推動學校成立家長會,開展家校合作活動;鼓勵學校為學生提供課後延展活動;推出以青年家長為對象的“青年家庭系列”活動、“親職教育資訊網”及社交平台專頁等。教青局更與多所大型企業簽訂“合作意向書”,主動走進企業為員工提供家庭教育培訓,並鼓勵企業將親職教育課程加入員工培訓項目,讓更多雙職及輪班工作的家長或準家長學員提升教養技巧。
此外,文化局於 2023 年推出“嬰幼兒閱讀有禮計劃”,向 6 至18 個月的幼兒讀者派發閱讀包,並計劃在氹仔圖書館增設“嬰幼兒親子空間”,以及推出“兒童及青少年閱讀空間優化計劃”,鼓勵更多親子及青少年使用公共圖書館。與此同時,亦將與教青局合作推出閱讀獎勵計劃,透過流動應用程式結合入館及借閱圖書,推動親子共讀。未來,文化局持續透過在各公共圖書館舉辦不同形式的兒童及親子活動,培養兒童閱讀習慣,促進親子交流,豐富家庭文化內涵。
為進一步落實家庭友善政策,經第 8/2020 號法律修訂的《勞動關係法》將女性僱員的有薪產假由 56 日調升至 70 日,並設產假報酬補貼措施,同時引入男士侍產假,藉以幫助僱員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另一方面,《勞動關係法》所規範的是僱員最基本的勞動權益,在此基礎上不妨礙僱主與僱員協議訂定優於《勞動關係法》所規定的工作條件。有關公務人員產假方面,於 2018 年曾修訂《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將活產嬰兒死亡或誕下死嬰等情況的有薪缺勤由最多 30 日調升至 90 日,並保留因正常分娩的 90 日產假。此外,男性公務人員在子女出生時,有權享受 5 個工作日的有
薪缺勤。
至於質詢提及檢討男士侍產假和推動機構增加產假日數的問題,需指出的是,任何勞動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有必要作整體考慮,特區政府一方面會持續監察及適時檢討相關勞動法律的執行情況,同時亦會持續以開放態度聽取社會各界人士提出有關更適切保障僱員權益的意見和建議,並按澳門特區的實際情況審慎進行研究。
最後,特區政府感謝梁鴻細議員對有關事宜的關心和建議。
社會工作局局長
韓衛
2023.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