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李振宇於運輸工務司施政辯論答問中的提問及政府回應

議員之聲|李振宇於運輸工務司施政辯論答問中的提問及政府回應

一、關於房屋政策的問題

上屆政府提出了五階梯房屋政策,有序開展社屋、經屋、長者公寓、夾屋等各類型房屋建設。不過,因疫情影響,並考慮到經濟復甦狀況及房地產市場形勢,上屆政府暫停了部分經屋項目的建造計劃,夾屋方面,亦僅以先導計劃方式興建250個單位。

請問司長閣下:
面對經屋申請不如之前踴躍,私人房地產市場放緩的情況,政府會否對2022年公佈的“澳門居住用途房屋政策研究”啟動檢討工作?本屆政府對於房屋政策有何新的構思?會否依然遵循五階梯房屋政策?

司長回覆:
李振宇議員提到房屋政策的檢討,現在這一屆政府會做有關的檢討,但是我們由就任直到現在只是四個月多一點,在這裡我們講不到一些實質的一些措施出來,但是相關的研究工作我們是做了的。

二、土地使用規劃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新興產業的發展,對於土地資源的需求亦會隨之增長,譬如今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建設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科技研發產業園、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以及未來私營養老設施、居民對於休閒運動空間的需求持續增加等等,對於土地資源提出更多需求。

請問司長:
未來,運輸工務範疇如何配合經濟社會發展以科學合理規劃土利用?

司長回覆:
配合未來土地使用,包括一些文旅區、科技園等等,我們在回收了一些非法霸佔的土地以及正式回收了一些失效的土地,其實有一定的土地儲備,剛才各位議員提到的一些地方都是在這些土地儲備裡面,我想我們會充分去考慮。

三、關於舊區整改規劃的問題

司長曾經透露,本屆政府將重點對舊區進行整改,早前都更會議上,司長亦指出將會加大力度在舊區推行一些整改維護工作,提升居民幸福感。其實,舊區整改亦都有助於吸引旅客深入社區,促進旅客深度遊,促進社區經濟的發展。本人希望政府透過舊區整改,在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創造宜居社區的情況下,亦能提升對旅客的吸引力,將宜居和宜遊結合起來,促進社區經濟的發展。

請問司長閣下:
對於舊區整改的規劃,政府有哪些構思?是否可以將宜居、宜遊、宜商三者結合以來,平衡居民、旅客及中小企三者訴求,促進整體經濟的發展和復甦?

司長回覆:
我們現在講的都市更新,都市更新不外乎是三個手段,一個就是維護,一個是整改,一個是拆除重建。我想這三個手段,我們都會因應澳門不同的區份,我們會透過跟政府部門的合作,跟一些私人發展商的合作,透過都更公司的推動,我們會充分地去用好這三個方式,將澳門的舊區能夠一步一步重整美化起來。

四、關於國際機場規劃的問題

澳門國際機場正在開展填海工程,今年度施政報告提出建設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深合區前置貨站已於去年動工,而《民航活動法》法案修法工作迎來利好消息,今年度施政報告指,國務院已經批覆同意授權澳門制訂民用航空相關法律,規定民用航空活動及開放民用航空經營權的管理制度。相信隨著《民航活動法》立法工作的完成及實施,本澳航空運輸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請問司長閣下:
對於《民航活動法》法案未來實施後給本澳航空業可能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民航局有何預案加以應對?國際機場五年規劃(2021-2025)今年是收官之年,民航局會否針對施政報告提出的有關澳門機場建設規劃,制定下一個機場五年發展規劃?

司長回覆:
我們會全力去推動,如果這個法律通過之後,市場會得到開放,特別在貨運方面,即時會有所發展。

五、關於澳門巴士延伸至新街坊的問題

橫琴新街坊已成為澳門人的第二個家園,入住新街坊的澳門居民日漸增多,截至去年底,入住的居民超過兩千五百人。交通事務局曾經表示,正在跟廣東省有關部門商談兩地跨境交通運輸安排,包括跨境巴士和出租車。

請問司長閣下:
為提升新街坊生活便利度,本澳巴士未來能否直達新街坊,以方便入住新街坊的澳門居民往返琴澳兩地?

司長回覆:
至於巴士去新街坊的問題,我們會充分跟深合區去做有關的研究。

六、關於跨境直升機服務的問題

今年下半年,北安碼頭的直升機場將投入使用,為發展商務出行、高端旅遊業創造了條件。根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網站,廣州正在建設琶洲港澳客運碼頭樞紐型垂直起降場,覆蓋應急救援、空中遊覽及商務出行等多種功能,打造全方位的空中交通與旅遊體驗。項目建成後,將開通琶洲直升機運營中心至港澳的跨境低空航線。

請問司長閣下:
隨著北安碼頭直升機場的投入運營,未來如何發揮直升機優勢,開展直升機經濟,透過發展高端旅遊、商務出行等空中交通,推動本澳旅遊業?會否積極配合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所開展的規劃,發展大灣區空中交通服務?

司長回覆:
在直升機方面,我們會充分去考慮未來我們新的直升機場投入運作之後,怎樣在大灣區有更好的空中發展。

七、關於交通事故多發地點整改的問題

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月,本澳前十個交通事故多發地點中,友誼大橋和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均排名前兩位。而今年一月,新馬路交通事故由2024年的十名開外陡升至第四位,反映新馬路交通形勢嚴峻。

請問司長閣下:
對於本澳交通事故多發地點,尤其是那些多年來事故率高居不下的地點,主要原因是什麼?當局未來有何措施加以優化,以減少事故發生?

司長回覆:
針對一些交通事故多發的黑點,我們都會做一些相應的措施,包括譬如友誼橋,可能車輛比較多,重型車比較多,影響到電單車的駕駛,可能新馬路會是遊客過馬路的問題,我們都會做一些相應的措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