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張曉暉
|來 源:澳門市民
【2021年03月28日-星期日-澳門新聞】澳門城市大學今日舉行40周年校慶啟動典禮暨榮譽博士頒授典禮。同場舉行國家科技部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行政長官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致辭時強調,特區政府貫徹落實育才引才並舉興澳建澳施政方針,未來高等教育必須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推行愛國愛澳教育,培育有正確價值觀和責任擔當的青年人才。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和辜勝阻,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中聯辦副主任張榮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原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及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原主任喬曉陽,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原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偉光,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劉顯法,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陳明金、副主席吳在權、校長劉駿,立法會副主席崔世昌,澳門城市大學首任校長、現任校董會副主席顏澤賢,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老柏生,澳門明愛總幹事、澳門社會工作者專業委員會委員潘志明等出席城大40周年校慶啟動典禮。
充分利用大數據創新產學研
歐陽瑜致辭時表示,澳門城市大學一直秉持「根植澳門、融入灣區」的社會責任與辦學使命,在校董會和全校共同努力下,為社會培育了一批傑出人才。尤其積極履行與特區政府訂立的《發展績效指標協定》,在教學、科研、學術和管理水準都有了明顯提升。
歐陽瑜指出:國家正朝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邁進,澳門也正在編製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積極融入國家和大灣區的發展,更好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和社會的繁榮穩定。這都要求高等教育切合時代的新要求,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國際一流人才,助力澳門「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
她表示,正如行政長官在2021年施政報告所述,特區政府將一如既往貫徹落實「育才引才並舉興澳建澳」的施政方針,繼續加強教育投入。特區政府今年初正式發布《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2030年)》,未來高等教育必須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推行愛國愛澳教育,培養有正確價值觀和責任擔當的青年人才;同時,要適應大灣區和國家發展的新要求,充分利用大數據和資訊科技手段,創新產學研和科研成果轉化模式,為澳門的科技發展和產業適度多元提供有力支撐。
培養有理想有擔當時代新人
歐陽瑜指,未來,特區政府將一如既往繼續支持城大及本澳各所高等院校發展,期望高校緊貼本澳、區域和國家發展需求,為澳門培養更多擁有家國情懷的青年人才,實現更具前瞻性的發展。
喬曉陽(中)獲城市大學頒授榮譽博士
喬曉陽致辭時表示,近些年來,澳門城市大學進入發展快速道,在各有關方面大力支持下,不斷延攬優秀人才,提升教育品質,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澳門城市大學校訓是「明德、博學、尚行」,他希望大家做教育工作能夠將知識和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多多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為澳門的「一國兩制」發展和澳門同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他說,今天的澳門城市大學就是回歸後澳門的1個縮影,祖國內地的繁榮昌盛和「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給廣大澳門同胞帶來更多機遇,提供更廣闊的舞台,鋪就了希望的宏圖。
劉駿致辭時稱,城大40年來始終秉持國際化開放合作的態度,在國家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關心下,不僅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多所國際專業機構建立了聯合研究單位,更先後與國內外兄弟院校在相關學術領域建立了校際合作基地。去年,城大與蘇州大學、葡萄牙埃武拉大學聯合申報的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成功獲批。此外,城大與遼寧大學、四川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多年來持續開展校際合作,協同共建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並取得豐碩成果。城大在「2020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綜合排名」中位列89名;旅遊休閒管理學科在「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位列54名。
劉駿表示,在城大未來的長足發展,第一、堅決貫徹國家和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堅決執行國家和特區政府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指引要求,構建具有澳門特色,中國靈魂、世界水準的教育體系。
第二、在定位上,堅持「國際視野+人文特色」,借助資訊化時代的新技術新趨勢,發揮城大人文學科的前瞻和融合能力,建設「多元文化融通、博雅教育厚實、人文特色鮮明」的新型國際化都會大學。
第三、在學科建設上,專注於建設國家精品智庫和重點實驗室,推動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發展,促進澳門和大灣區文化的繁榮昌盛。
第四、在學生培養上,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硬實力」和「軟素能」齊頭並進,推動「科研創新向應用轉化」的實施,致力培養學生「博雅厚重」的人文素養。
隨後,澳門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陳明金和校長劉駿宣讀讚辭,頒授喬曉陽榮譽法學博士學位、頒授潘志明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