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15日 議程前發言
為完善長者服務,落實“家庭照顧、原居安老” 的政策方針,多年來政府確實開展了不少工作,除了興建長者院舍外,還會透過與民間機構合作提供長者社區支援。明年度施政方針指出,將新設一間長者日間中心以及新增一支家居照顧與支援服務隊。然而,由於本澳老化人口加劇,十年間已增加超過一倍,老年撫養比率加重至六名成年人撫養一名長者,對於長者照護服務需求大幅增加。
目前,本澳院舍宿位、日間護理/暫托服務仍然不足,長者院舍輪候時間更長達約十八個月,故此本人不時接獲居民求助,指家中長者身體機能下降、無法自理,但家人因工作而難以全天留家照顧,在輪候院舍過程中面對不少問題。儘管政府近年已推出《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但發放對象範圍較窄,照顧者支援的覆蓋面有待提升;而更重要的是,對缺乏自理能力的長者和家人而言,最需要的是照護服務的支援,故社會希望政府能夠有更多措施讓長者得到適切的照護,紓減照顧者壓力。
首先,因應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政府更能掌握各區的長者人口、比例和居住分佈等資料,以至獨居長者或兩老家庭的情況等數據,期望當局評估本澳長者院舍或日間護理等服務的供求情況,除了落實於A區增建院舍,亦應預留土地空間,以規劃增加長者院舍和暫托服務項目,縮短院舍輪候時間。
此外,由於社區照護體系有助提升長者生活質量,緩解照顧者壓力,當局應評估對於家居照顧與支援服務,以及提供上門診治的家居護理服務隊的需求情況,加強資源投放以優化服務並適當增加名額,完善服務的覆蓋面以滿足各分區的長者需求。當中,各照顧服務隊的人員,包括醫療人員、社工、照護人員、司機及後勤支援等發揮重要力量,持續改善服務質素,尤其是疫情期間,上門服務工作及防疫的壓力倍增,當局必須主動檢視有關長者服務團隊的人手編制是否足夠,關注人員的工作壓力等。與此同時,為確保服務穩定性和質量,當局應適當增撥資源,優化人員津助制度等,致力協助穩定相關家居照護服務的人員隊伍,讓更多專業和具經驗的社會服務人員持續開展長者照護工作。
最後,政府應在現行《樂齡科技應用資助計劃》的基礎上,加強推廣智慧養老概念,除了應用於長者公寓,還應適當擴展至其他長者護養服務範疇,推動更多機構增設智慧科技設備,並協助各服務機構、使用者和照顧者熟悉和建立使用習慣,提升服務的質素和成效、減輕照顧人員的壓力,讓長者得到更適切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