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李靜儀行政法務施政辯論發言

議員之聲|李靜儀行政法務施政辯論發言

2022年11月21日

公職人員工作安排和壓力問題

在政府的帶領之下,好多公務員喺呢幾年嘅工作都付出咗好多,譬如今日提到一些市政建設、一戶通等等。這些工作背後都系有賴好多人員佢哋嘅努力,方能作出改善。而疫情帶嚟嘅衝擊同挑戰對佢哋嚟講,新增好多一些唔同嘅工作。舉例大家都會關注到618疫情發生嘅情況底下,其實公職人員除左佢本身職務所需,一些原本非市政署和醫護的人員,亦走在前線去作出支援。其實這些工作我覺得係要予以肯定,但係除咗予以肯定之外,我覺得係佢哋一些休息權、工作編排或者事後嘅補償制度等等,確實係需要去關注。

往可能公職人員間唔中某些部門都會有特別忙些時候,但好多時候因為時間比較相會比較短,政府係一些補充譬如話一些補時補假補休等,其實做法係會比較容易處理。但係今次618疫情實際上些工職人員佢哋可能受到的影響比較大,時間都比較長。所以我希望表達這方面些關注。因為都知道其實公職局出咗指引,但實際上我們後來再度拜訪公職局,聽到公職局說明之後,我們都會再同返一些公務員去反映,但係佢哋就係話可能部門冇按指引去做,或者係即可能跟進些方會有一些問題。我們都好好想知道即係類似這些無論係疫情或者係啲其他特發些事件喺安排上面,將來會唔會都檢視返這些些機制。

其實我們覺得對人員嚟講最重要有一個合適的基制作安排,除應對618疫情工作和其它好多些突發些工作,其實個工作壓力係將來溝通機制完成激勵機制,都係今日議員好多會講到一個問題,希望政府可以持續關注。

跨部門協作問題

跨部門協作些問題涉及到可能立法統籌,確實政府呢兩年來有咗立法計劃立法會亦都知道相應的立法統籌情況有所改善,但係有一些我們認為民生上好重視些法律,往往就係因為佢涉及跨部門而未必能夠呢好妥善咁樣去解決。例如明年度有十六個立法提案些項目,絕大多數呢其實睇返又唔算係好民生的法律,如電子政務登記、公共採購、大學教育制度這些些法律。民生些制度今年會做多啲些而明年可能相對會少。我們見到關於民生相關就係冇放入立法計劃,係究竟未到時候還是冇部門去跟進,這都是一個問題。我舉個一個好明顯些例子,近年我們呢每年都不斷講,好多置業糾紛問題在法律制度上係需要完善。19年前我們出過質詢問法務局,回覆我們就話明白澳門在樓花係一個問題係要完善,會適時對呢個監管制度作出規範,法務局答覆後一路都未見政府有動作。因為涉及重大消費權益,今年消費會單係上半年所收些投訴個案超出咗2.5倍,即係話這些個案係多咗。咁於是我們就問消委會啦問經財範疇,經財範疇就話唔係呀有法律制度冇乜嘢呀唔使改,跟住我們又再問運輸工務司因為工務局係佢管,中介人些法律係房局管我們又再問佢啦,跟住工務又話我們好似覺得個情況冇惡化故無意作修改。其實好奇怪些上個星期我們再問行政長官長官又無回答到。究竟呢一些喺居民心目中民生好重要些,影響到重大些權益問題些,其實佢連納入討論些議程都好似被政府忽略咁樣,這些都涉及跨部門而我們到最後唔知問邊個部門。最近我們收到這些投訴個案搵司法唔係詐騙,搵消委會唔係消費爭議,搵工務局法律冇話我要管,其實這些類型些問題我希望司長你們可以去認真去把好呢個關。

譬如好似噪音法多年嚟我們在議會都不停咁樣提出,噪音法包括議員所講收車場些一些問題,都是在環境保護上對居民生活滋擾上好嚴重的問題,但係由於可能相應立法部門涉及到唔同的執法權限,涉及到唔同的問題。我們每每問唔同部門問噪音法會否作出改,有部門話唔使改跟住有啲機制涉及到執法互相執法未必好通,譬如警方同埋環保局可能執法上原來法規些限制,佢哋做唔到佢哋相關執法些權限這些都係冇作出檢視。我好想司長你提到就話而家些立法統籌究竟類似這些涉及跨部門些,包括頭先收車場你講到唔係一個法律些問題啦,係涉及到搵唔搵到地方給一些修車業界去轉移的問題,但呢件事其實已經討論咗好多年,我唔知道中間會出現因為即係譬如可能工務局究竟係咪有啲土地問題需要佢提供,消防係咪有啲消防些嘢過唔到關。其實我們市民作為表面上我們冇辦法睇得通透緊中間個問題係邊度。司長今日答咗好多,我希望呢一個跨部門些協作同立法些統籌,唔單止係一些上載資料呀牌照審核,甚至乎涉及到一些民生好重要些法律制度,究竟係咪呢度會變咗多頭管理就變咗冇人管呢。甚至乎喺政務會議上係咪都可以認認真真將這些些問題攞出嚟去幾個部門跨部門去傾清楚呢個,都係想提出些問題。

關於街市規劃,今日有幾位議員都提了街市管理制度,政府其實都做咗好多工作,包括硬件優化近年真係非常努力,去將一些街市翻新,做冷氣設施等等方便居民去使用,呢個確實係都係一個進步。但係其實下階段我們覺得街市法行咗一年,下階段係一些街市未來些興建選址設計或者成個方向究竟係會如何去做呢,我覺得呢個都係下階段政府需要去交代些。副主席講到唔排除有啲競投檔位,但係可能要優化檔位些空間,這個是司長講咗一段時間。究竟這些如何去做呢?另外東區2亦都會有兩個街市市政大樓,究竟佢個模式又係點?我們希望可能政府係這些街市些發展上面能夠有更多些一個方向。

掘路協調,原來年中的時候,政府仲係講緊要立個行政法規,關於公用工程協調法規,但係現在又話唔做改用另外一個方法去做。但其實我們仲有一個疑問就係唔單止跨部門是否有重複開劃些協調,仲有就係個工程些監管問題。因為佢有好多市民都會反映,可能過往有啲工程放咗喺計劃入面,因為各樣原因遲咗開工,開完工之後發覺冇乜工人去做,機器等閒置在工地上又劃爛路面又停工,究竟工期評估究竟工期係否延誤等等相關些問題,政府有什麼機制去處理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