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馬耀鋒2023年施政報告行政法務範疇立法會答問大會問題

議員之聲|馬耀鋒2023年施政報告行政法務範疇立法會答問大會問題

2022年11月21日

• 官員問責
官員問責方面,翻查2021年施政報告,行政公職局早在2020年已經對“如何修改領導及主管人員的權利義務及紀律責任的規定進行了分析研究”。當局在過去三年都表示會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請問過去的分析研究到底有何成果?特別,行政長官過去指出現時官員存在權責不清晰及授權制度太多的問題,授權制度需要理順關係。而處理有關問題的法律在今年十月已獲立法會一般性通過,為何領導及主管專有紀律制度的方案,至今仍然未有明確的立法時間表?而明年是本屆特區政府的第四個施政年度,司長能否承諾明年能夠提交相關的法律草案上立法會?

• 提升回頭看機制的執行落實
本人團隊曾多次建議建立廉政公署及審計署法定的回頭看機制,而近年的施政報告中,廉政公署明確在個案中落實了“回頭看”的再度審查機制,做法得到社會所肯定,但關注到有關做法未體現在審計署的工作中。
而2023年的施政報告提到中,第10/2000號法律《澳門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組織法》將作出修改,請問在修改當中請問未來將如何加強公共部門履行對兩署報告的職責,以主動配合回頭看機制?最後協助各部門自設有效的年度檢討制度,跟進過去施政年度的工作成效,跟進需要改善的工作,體現陽光施政?

• 公務員職效評估
檢視國際趨勢,不少政府已將公民參與作為行政改革的重點項目,尤其在政府績效評估方面,將公民參與及評價與政府績效評估進行結合。為此,請問當局在績效評估機制進一步優化方面,以推進公共服務朝符合居民期望的方向發展,有何具體部署和規劃?
另根據政府資訊,當局曾與第三方學術機構合作,以構建綜合的績效資訊,作為評審公共部門績效表現的參考,但至今未見進一步消息。針對與第三方學術機構合作的績效評審制度指標優化方面,目前有何消息,又有何具體工作正在推進當中?

• 公務員開考
請問當局是否有計劃參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經驗,就綜合能力評估等基礎能力考試制定恆常的開考安排,且與每年固定月份進行,讓有意報考公職的居民能自我規劃參加考試的需要,亦可避免因擔心不知下次開考的時間而造成大量居民參與考試,以降低相關部門的工作及資訊壓力?另外,因應當局已針對開考、報考的各項行政程序進行梳理,對具體開考時間安排較以往有較高的判斷能力,請問當局能否就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開考上提前公佈開考及後續程序的時間表,以提升應考人員的出席率,並方便居民提前做好時間安排?

• 公務員福利
施政報告中,提及優化公務人員團隊以及管理培養等相關工作,另外,亦留意到2023年度施政方針提及多元關懷支援公務人員,請問來年將繼續推進6項工作外,在家庭支援工作上,請問當局將有何關懷措施工作?

• 電子政務
近年在司長的領導,以及各部門的合作之下,澳門電子政務發展進行各項深化工作,當中“一戶通”服務的發展和優化,各項服務申請及證明文件的電子化,既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務的便捷性,亦顯示出政府在跨部門合作的進展和努力,相關工作值得肯定。
但「數據孤島」的問題仍然存在,居民資料無法有效在不同部門中流動,令一站式服務的開展同樣造成限制,過去政府亦承認各政府部門在電子政務的發展上各有不同,造成了在數據接收上的不一致,令政府未來的大數據管理的構建形成困難以及電子政務的統一化面對挑戰。
本人理解電子政務涉及部門職能、個資私穩以及統一數據格式等多個艱鉅工作,相關工作須循序漸進。所以,請問政府未來在電子政務的發展及優化的部署上,目前的工作推進的重心將放在解決哪一個具體問題之上?另外,雲計算中心目前已開展了第五階段的系統優化工程,並計劃開展擴建工作,請問未來雲計算中心將對大數據管理及電子政務供應的穩定度上發揮哪些作用?

• 渠務
隨著本澳排水防澇工程的逐步完善,本澳今年水浸的情況有著明顯的改善,尤其是市政署渠務小組每逢在極端天氣的前夕,積極疏導本澳各處水浸黑點的渠網,其辛勤及認真的工作態度,受到社會的一致肯定和認同,本人亦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但據了解,市政署轄下渠務單位目前正面臨人手老化,以及入行人手不足的窘況,對上述管道疏通工作的有序及恆常開展造成不利影響。為此,請問當局目前有關部門的人力資源是否具能力解決日趨頻繁的工作任務?當局在人員招聘上又面臨甚麼困難,又打算哪些改善措施?另外,當局未來是否有計劃針將臨時疏渠的服務納入外判公司的要求之內,以減輕市政署的人手壓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