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2022年10月27日 議程前發言
李靜儀議員
政府正開展東區-2(原稱新城A區)的詳細規劃草案,該區將有32,000個居住單位,預計人口多達9.6萬,故即使設有商業或社會設施等生活配套,並擴大綠地和公共開放空間,但可以預期居民跨區出行需求相當大,有關交通規劃以及與其他區域的連接問題值得關注。
按規劃,輕軌東線將成為新城A區的中心軸線,其運載量大及相對快捷和安全,確實可分擔居民出行需要;然而,由於輕軌東線是往返東北區和路氹區,加上A區與黑沙環之間水道填海申請仍待中央批覆;按目前狀況而言,居民從A區前往澳門半島其他區域,主要是通過四條跨區道路分別連接黑沙環、新口岸和B區等位置。為此,政府必須做好有關交通流量評估,優化跨區通道附近的設施和交通安排,避免各跨區道路的接駁位置會否成為樽頸而經常交通擠塞;考量規劃包括步行系統等方案,以完善往返A區的出行選擇。
另一方面,政府亦公佈了有關輕軌東線工程和未來營運思考的方案,東線將設有六個地下站,預計於2028年完工,加上興建當中的其他線路,隨著輕軌網絡覆蓋提升,日均運載量可達13.7萬人次。坊間對於工程建設費用和營運開支都甚為關注,現時輕軌氹仔線每年營運開支近十億元,加上東線及其他線路,在總體人力資源配置、設備維護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需求更大,輕軌每年的營運費用將相當高昂,當局有必要開誠佈公將有關預算向社會交代,加強公眾監督。
而因應媽閣線、石排灣線和橫琴延伸線將於2023及2024年投入營運,且與協助營運氹仔線的港鐵(澳門)公司的合同將於2024年底到期,當局必須及早規劃和交代未來的營運安排,例如輕軌公司是否具條件單獨營運整個項目?若需引入其他公司協助管理,其所佔比率及營運方案如何?在新的服務合同中亦應將服務費用與客運量、服務質素和安全系數等表現指標掛鉤,明晰承判公司的責任和後果,提升營運效益並引入商業元素增加收入等,及早籌備整體營運事宜和做好預案,避免合同到期時又要臨時短期續約。
與此同時,隨著本澳對軌道交通人力資源需求增加,政府以及輕軌公司應制訂更明確的培養本地人員團隊計劃,尤其是核心技術或管理範疇的專業人員的數量,訂立具體的培養本地人員的要求和目標;此外,目前輕軌公司和港鐵(澳門)分別聘用了不同的僱員參與營運工作,未來的營運方案或涉及公司的變化,將對員工的去向帶來影響,本人促請當局持續跟進相關本地人員的工作安排,確保團隊的穩定性和輕軌服務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