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澳新生兒數量持續下降,議員李良汪引述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二O二四年本澳新生兒數量較二O二三年減少一百O五名,出生率持續下降至千分之五點三;而最新一季新生嬰兒共六百七十一名,按季減少七十九名。從上述數據可以預視,未來少子化現象將會日益嚴峻,教育領域更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李良汪稱,近年本澳幼兒教育在學生人數、班級數量及教學人員規模均呈現縮減趨勢,儘管當局已有彈性機制,將小班教學的人數範圍設定在二十五至三十五人之間,但部分學校仍難以應對少子化帶來的衝擊,甚至因收生不足未達小班人數下限,影響教師團隊的穩定性,情況不容忽視。特區政府有必要儘快就學額及教師人資需求作出評估,並透過有效措施協助本澳學校因應出生率變化,科學規劃包括收生及資源配置在內的各項安排。
此外,他指出,為促進幼稚園教師隊伍的建設,並滿足幼兒在校生活、遊戲與學習的需求,內地多年前已推行“兩教一保”、“三教輪保”的教學與保育人員配置要求。該制度使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習和保育品質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也體現了對幼教專業的尊重與肯定。社會有意見認為,上述人員配置的機制能有效提升教育質量,期望相關制度能在本澳推行,以優化教學環境,並增強保育服務的專業性。
李良汪強調,人口結構變化將對未來不同教育階段的教育資源分配產生深遠影響。隨着出生率持續下降,生源短缺問題將更趨嚴峻,但少子化所帶來的班級規模縮小,亦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契機。他認為,特區政府可透過調整小班教學下限人數,以及推行“兩教一保”、“三教輪保”等幼教人員配置要求,緩解少子化的負面影響,同時提升本澳非高等教育的整體教學質量。
就本澳正面臨出生率下降,導致幼兒教育在學生人數、班級數量及教學人員規模均呈現縮減趨勢,他質詢除了現行的政策措施外,當局還有何有效的舉措,保障生源不足的學校實行小班教學?有否向本澳學校,尤其生源不足的學校收集調整小班教學人數範圍的意見,並考慮對部分學生人數明顯偏少的年級,適度調整小班教學的下限人數,使政策更符合社會發展趨勢?
此外,李良汪指出,雖然當局強調,現時幼兒教育的班師比由二O一一/二O一二學年的一比一點六上升至二O二四/二O二五學年的一比二點三,但相比內地推行的“兩教一保”、“三教輪保”等教學與保育人員配置要求,本澳現行制度仍有優化空間。質詢特區政府有否對內地相關制度進行詳細研究並借鑑經驗,在本澳幼兒教育階段實施“兩教一保”、“三教輪保”,從而使教師能更專注於教學,並提升幼兒學習質量?
同時,質詢特區政府有否就現有的小班教學人數範圍、未來學額需求及教師人資等方面進行全面的需求預測,以利規劃未來本澳非高等教育的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