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李良汪早前就優化公共停車場泊車服務提出書面質詢,要求當局交代是否有計劃推行下一階段的半小時收費,將於哪些停車場實施?有否在全澳公共停車場落實半小時收費模式的時間表?並質詢長者公寓停車場輕型汽車收費高於同區標準,但泊車率只有百分之十七,當局會否儘快下調該停車場輕型汽車的泊費,使其符合同區的收費標準並提高使用率?
交通事務局代局長鄭岳威回覆稱,交通事務局持續關注及檢視公共停車場的使用情況,並因應各公共停車場泊車位的使用狀況及市民需求,按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管理措施,以進一步鼓勵駕駛者善用公共泊車資源。
當中,該局已於望信樓、青茂口岸、澳門協和醫院、公共衛生專科大樓及長者公寓等五個公共停車場試行半小時收費模式,同時已下調三個公共停車場的摩托車泊車收費。經評估,相關措施成效正面,且普遍得到社會認同。已計劃逐步將半小時收費模式擴展至更多公共停車場,並將適時公佈具體推行計劃。
此外,質詢當局,針對電單車泊車率低且位於民生區的停車場,當局有何具體措施提升使用率,會否在現有的收費標準上,推出更優惠的夜間泊費措施,從而引導駕駛者善用停車場泊位資源?長遠而言,會否研究推出電單車泊費政策,考慮以每日封頂方式收費,以解決電單車“有位冇車泊、有車冇位泊”的矛盾現象?就殘疾人士反映公共停車場欠缺專用電單車泊位,當局會否正視有關合理訴求,並將於何時設置相關泊車位?
回覆稱,未來,交通事務局將參考用者自付及綠色出行原則,在平衡公共資源合理運用及便民的基礎上,研究是否進一步調整收費或推出優惠措施。
同時,依循“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二O二一至二O三O)"有關優化和調整停泊車資源,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二O一六至二O二五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的方向,持續關注殘疾人士的泊車需求,現時本澳公共道路已設置殘疾人士電單車留用車位,以便利殘疾人士使用。該局會密切留意市民對公共停車場設置殘疾人士電單車泊車位的需求,並綜合各公共停車場的設施設計作評估,適時研判有關泊車位的調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