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公建局稱積極整理及分析數據研判八號風球開放澳門大橋通車可行性及條件

公建局稱積極整理及分析數據研判八號風球開放澳門大橋通車可行性及條件

議員李良汪早前就颱風期間的跨海交通安排及澳琴往來提出書面質詢,要求當局交代,“韋帕”襲澳懸掛八號風球期間,澳門大橋為何不能以去年的測試結果作為依據而開放使用?大橋正式啟用前後所作的測試,兩者有何不同?此外,是次颱風封閉澳門大橋期間,工務部門共安裝十六組測風儀器進行數據收集,以進行數據整理及分析研究,研究結果將於何時公佈?

公共建設局局長林煒浩回覆稱,澳門大橋於二O二四年七月一日竣工,橋面各項設施及風障安裝均符合設計要求。考慮到惡劣天氣變化迅速且影響難以預測,收集足夠且具代表性的風速數據,對制定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至關重要。為評估大橋風障的實際防風效果,公共建設局在颱風“韋帕”吹襲期間於大橋行車道安裝測風儀器,分別監測風障內外風速,藉以分析風障的減風效能。目前正積極整理及分析有關數據,研判在八號風球下開放橋面通車的可行性及條件,完成後將交由相關部門作為八號風球期間大橋通行安全評估的參考依據。

就本年度施政報告指出,將根據總體規劃提出的打造十字門區域合作樞紐,研究在合適地點規劃陸路或水路與橫琴直接聯通新通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李良汪質詢有關工作是否已啟動,現階段有何資訊向社會公佈?倘建設新通道,會否優先考慮採用包括車輛和行人在內的隧道方式聯通?此外,新通道的設計會否考慮在颱風天氣下能正常通行和如常開放口岸通關的可行性,為“澳門+橫琴”的新定位提供有效的交通支撐及貫徹基礎設施“硬聯通”的政策目標?

回覆中引述土地工務局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二O二O至二O四O)》已提出建設“關閘口岸及青茂口岸區域合作樞紐”、“十字門區域合作樞紐”和“路氹城橫琴區域合作樞紐”,把握澳門與珠海橫琴毗鄰的地理優勢,沿十字門兩岸的土地規劃互相配合,促進兩地合作帶來的協同發展及成效,為實踐“一河兩岸”協同效應,促進區域合作聯動創造條件。特區政府正根據總體規劃提出的打造十字門區域合作樞紐,研究在合適地點規劃陸路或水路與橫琴直接聯通新通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並積極開展相關工作。

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表示,二O二五年一月合作區正式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二O二一至二O三五)》,明確提出規劃琴澳一體輕軌網路,並在空間上已規劃預留合作區至澳門的跨境新通道,為後續琴澳交通一體化規劃建設提供重要支撐。目前,合作區正針對新通道線位走向、建設形式及規模開展前期研究工作,深入調研了解琴澳兩地跨境交通需求,分析比選包括公路橋隧、軌道交通等多種交通方式在內的聯通方案及其可行性。

交通事務局表示,將持續配合規劃部門就十字門區域合作樞紐的交通連接方案提供意見,務求保障新通道規劃既滿足兩地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 亦能為區域協同發展提供長效支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