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馬耀鋒於社會文化司施政辯論答問中的提問及政府回覆

議員之聲|馬耀鋒於社會文化司施政辯論答問中的提問及政府回覆

少子化趨勢教育研究
1.政府將開展少子化趨勢對教育體系影響和應對策略的科學性研究,請問能否透露有關研究是否已有執行時間表?研究的牽頭及負責部門如何組成?
2.除調升包括免費教育等津貼外,當局又會如何合理分配各類教育資源投入,以應對入網與非入網學校之間的資源不均的情況?
3.有不同學校的本地教師反映擔心教席不保。請問當局在相關研究開展的同時,有何短期措施提供援助?又會否針對下調現時班額25人的下限、以及“三教輪保”等措施可行性進行科學探討呢?
4.當局會否就《私框》置設檢討期限?
5.當局有否統計各校教職員工離職的情況及原因?

政府回應:
目前研究已有基本部署及主要方向,其後須與學術機構溝通,並與教育界進行探討,相關溝通情況會影響執行時間表。
針對免費教育學校今年將調升免費教育津貼及“優化班師比”附加津貼,而非免費教育學校會增加對家長的學費津貼。
在教師離職數據方面,近年有約400個教師退休或離職,而新加入教師約500人,呈正增長趨勢,相信教師規模已經達峰。
OECD當中教育表現較好的國家或地區,每班人數普遍高於25人一班,未來是否需要持續下調班級人數須共同研究和探討。
《私框》將持續檢討,配合現時工作同步開展。

學生體育用地

  1. 當局除了未來A區的體育運動場地建設及“活力校園6招”外,短期內如何善用現時相對充裕的土地儲備,增加校外體育用地,以滿足青少年運動和身心健康的需求?

政府回應:
學生身心健康方面,政府提出“活力校園”項目,而體育六招之一是支援學校開展聯校活動,發掘有資源的學校於節假日中舉辦比賽,讓資源不足的學校共同參與,並提升體育氛圍。
另外,運輸工務司短期內將有2至3幅土地釋出,相信能為學生增加體育用地,相關場地將以日間學校使用,晚間居民使用為未來方向。

融合教育

  1. 請問當家長遇到求學無位的情況時,除了當局的學位求助申請,會否提供更多深入評估、資源配對以及家長支援等措施提供協助?
  2. 現時融合生評估程序時間較長,請問當局會否研究並進一步優化和設立機制縮短過程?
  3. 有學校反映目前巡資教師只能為個別融合生輔導,未能按學校的實際情況而給予適切支援,其工作職能與工作範圍亦未夠具體。請問當局能否研究在提供學校更實際和適切援助的前提下,增加巡資老師的人數比例以及工作彈性?

政府回應:
融合教育方面,除免費教育經費外,每名融合生將額外獲得約10萬元的支援。
目前學校方面整體聘請約200多名資源老師為融合生提供額外輔導,以及70多名輔導員和20多名巡迴資源老師為融合生提供服務。
融合教育評估方面,將邀請高等院校針對評估流程進行分析,以加快評估流程,並因應融合生的發展趨勢更新評估工具。
巡資教師並不提供駐校服務,目前主要到不同學校內開展指導工作,未來當局將提升相關教師的工作彈性,為學校提供更適切的服務。

社會企業
社工局距離上一期社企資助計劃已經有超過5年的時間,請問新一期的社企資助計劃將於何時推出?

政府回應:
社會企業方面早前因疫情關係暫緩,未來將總結經驗重新啟動。

職業教育

  1. 了解教青局現時已與本澳中學合作開辦面向“1+4”高新科技的職業技術教育班,請問相關職技教育的詳細內容為何?未來又將如何加強校企之間的角色和長遠合作關系?

政府回應:
2022年職技教育法生效以來,職技教育進行了不少拓展,當中包括提供實習時數、企業導師進入校園授課,以及科技職技班等,未來本澳職技教育將會朝培育兼具管理和技術能力的“紫領”群體為目標發展方向。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