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黃潔貞於社會文化司施政辯論答問中的提問及政府回覆

議員之聲|黃潔貞於社會文化司施政辯論答問中的提問及政府回覆

1.鼓勵生育
黃潔貞提問:
司長上任後,提出出生津貼、首次發放育兒津貼,了解到家長的經濟壓力是需要減輕。今天早上司長提及暑假會推出育兒津貼,有家長問是否有追溯?現在是4月份公佈,有些小朋友也是2025年出世,他們期望今年出生的孩子也能獲得育兒津貼。
特區政府回歸後,在生育、養育、教育的體系上已有一定的基礎來支持生育政策,今天早上司長介紹的整體鼓勵生育政策,我也是非常認同。反而在優生、優育、優養方面,可能司長還需要加大有關的力度。

(1)優生
在優生方面,現在整個懷孕至小朋友出世,基礎的保健服務都是做得非常好。但隨著現在醫療技術的發展,很多家長選擇在懷孕期間進行較精準的遺傳病風險評估,未來會否將胎兒精準遺傳病風險評估納入有關產檢項目當中?現時分娩鎮痛屬於收費項目,孕產婦希望未來可將分娩鎮痛納入免費項目當中。
在輔助生殖方面,司長都表示很快就會實施,但我們都知道輔助生殖技術不是一兩次就可以成功,所以在增加有關補助次數和加快有關計劃的實施,都希望司長可以盡快啟動,並且可以讓我們準備懷孕的媽媽,可以更加自由地選擇。現在私人醫療機構已有牌照可以做相關項目,他們亦希望能為想生育的夫婦提供有關的服務。

(2)優育
在優育方面,在兒童保健方面,以觀測兒童的生長曲線監測為主,有家長反映希望可以加入聽力、語言及智力的篩查項目,透過及早篩查,可以對自閉症、多動症或者是聽力障礙的小朋友可以及早介入。在及早介入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早療社會服務機構不足,在政府醫院亦會輪候比較長的時間。請問司長,未來在早療方面如何加大力度,讓我們有需要的兒童及早接受治療。在人資配備方面,我知道語言治療師也是非常缺乏,未來如何透過加大力度支持在醫療人員比較短缺的板塊中可以加大資助?未來讓有意投身治療行業的青年人可以選擇合適的學科去修讀?
在教育方面,司長提及未來會在AI教育方面協助學校改進有關教學。我們家長也需要與時俱進,未來在家校合作方面,教青局如何支持家長可以配合學校AI教育?以及在善用親職教育中心方面,有甚麼方法鼓勵家長可以一起參與家長教育的課程?

(3)養育
在養育方面,鼓勵生育中經濟減輕家長壓力是其中一環,但我們看到,要給小朋友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才能讓下一代成長得更好。所以在鼓勵生育政策方面,司長心中有一盤棋,但其他部門如何配合社文司,司長未來可否成立一個跨部門小組,由社文司牽頭,運輸工務司、經財司在制訂生育假期、房屋制度、建設友好型城市方面,都可以配合一起,讓澳門更加符合下一代成長的需要。

追問︰
育兒津貼未滿三周歲可否有追溯,可以減輕家長的壓力,因為他們也是合符標準。
關於非入侵性胎兒檢測方面,有媽媽問T21無創性胎兒基因檢測可否納入常規的檢查項目當中?這是一個遺傳病基因檢測。
在兒童保健的檢查項目當中,不只是稱重、量身高,在聽力、智力方面可以加入相應的檢查和篩查項目。司長提及曾經做的篩查不受歡迎,因為家長不想過早標籤他們的孩子,所以如果在恆常性做兒保檢查時,比較平和地做篩查,慢慢引導家長做改變,這個做法是合適的。

政府回覆:
政府爭取育兒津貼於2025年暑假接受申請,受惠對象除了2025年起出生的幼兒,亦涵蓋2022-2024年出生的幼兒(未滿3歲)。
現時已經將非入侵性的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納入常規產檢項目,並覆蓋至35歲以上的孕婦。
分娩鎮痛是否納入免費項目,需要做分析研究,之後再評估有關情況。
早療服務方面,社工局、教青局、衛生局在早療服務做系統性評估,看看如何滿足社會的需求,包括推出篩查項目,曾經有做過有關項目,但效果不好,會檢討有關的原因。語言治療師的缺乏,會評估有關狀況,未來設法進行補足補強。
除了在親職教育鼓勵家長參與AI教外,科學館會面向社會開3個層次的課程,初、中、高級,屆時歡迎有興趣的社會人士特別是家長參與。
雖然現時沒有牽頭成立工作組,但在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鼓勵生育政策上,整個特區政府都會相互配合。

2.長者服務
黃潔貞提問:
司長亦提及一個整體規劃: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院舍養老。我比較關心院舍輪候的問題。現時輪候時間需要16個月,時間相對頗長。請問司長,未來就急需院舍過渡的長者,會否增加臨時院舍宿位,讓他們有一個過渡的時間?
在鄰近地區尋找合適的院舍,讓他們可以做跨區的養老服務,甚至是資助大灣區現有的院舍,讓長者在輪候本澳院舍的期間,他可以到鄰近地區先等著,等到澳門有位再回來?其實香港是有相關做法,與江門合作,資助在江門養老院舍進行養老,同樣可以享受我們所說院舍的服務。
未來在長者公寓方面,長者問能否將租金的優惠延續,減輕他們的租金壓力?

政府回覆:
現時院舍輪候時間為16個月,對有急切需要的長者,社工局會有相應安排協助。
因應本地宿位不足,政府會尋找試點的大灣區城市,開展支持宿位的試點計劃,推動跨區養老,希望能盡快開展。
長者公寓的租金,會因應整個經濟環境的變化做出動態的評估。

3.醫療服務
黃潔貞提問:
在醫療服務方面,我認同司長所言的人力資源比例,不僅僅考慮公立醫院,而是整個特區政府來考慮,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但私營和非牟利醫療機構需要醫療人員時,我們的薪酬福利是有差距的。我們要讓醫療資源下沉到社區,必須讓社區方面的人力資源,醫療人員要穩定,未來如何分流社區的資源可以用得更好?如何讓資源下放?資助社區醫療人員方面,可否再加大力度,讓他們穩住自己的初心,服務醫療界,去到哪裡服務都是一樣。只要薪酬福利有保障,就可以安心在自己的醫療機構中服務。

追問:
在資源下沉方面,司長提及加大對門診的資助,未來如何與私營與非牟利醫療機構合作,去開展慢性疾病的篩查和管理計劃,讓我們可以“治未病”,及早預防慢性疾病的出現?

政府回覆:
社區資源下沉在社區資助門診名額增加12.5%,由16萬的名額增加至18萬。在薪酬待遇方面,政府會做整體評估,配合做公私營醫療體系的研究。
“慢性病篩查計劃”及“慢性病管理計劃”是落實醫療資源下沉,起到促進公私營醫療合作的作用。
“慢性病篩查計劃”將通過“醫療券”幫助年輕醫生,具體將為參與計劃的私人醫生提供培訓及認證,及後能開展如三高、體重管理等項目的篩查套餐,增加居民對慢性病的預防及保健意識,以及善用醫療券的目的。
“慢性病管理計劃”將會與兩個非牟利醫療機構合作,衛生中心長期跟進的高血壓及糖尿病病人,在覆診的同時也會轉到非牟利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教育工作,讓病人的慢性病管理能更系統及全面,其中一間最快會在今年第四季啟用,另一間因裝修問題會較遲啟用。

4.婦女發展目標
追問(建議):
今年已經是婦女發展目標最後一個年頭,建議司長第二個階段的規劃可以盡快展開,當中的重點應該是將性別主流化清單由政府擴展至私營醫療機構,從而鼓勵企業推動更多家庭友善措施,賦予女性更多的能力可以平衡工作與家庭。

政府回應:
會將有關意見放入社文司工作範疇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