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行政長官岑浩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積極考慮設立育兒津貼。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對鼓勵生育有正面作用,亦向社會大眾明確發出政府有決心支持家庭成員發展的重要訊號。
本澳出生率自2017年連續8年下跌,2024年更跌至新低5.3‰,新生嬰兒跌至3,607名,反映政府過往鼓勵生育政策未能有效緩解家庭生育、養育過程中所面臨的難點與痛點。從過往的社會調查與居民反映意見,生育、養育成本高長期是阻礙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孩子由出生開始所面對的生活、教育、照顧等各項因素,對一般家庭來說負擔沉重。據不少市民反映,夫妻二人每月供樓、生活開支已佔據大部份工資,加上需贍養父母,經濟壓力沉重,嬰幼兒的奶粉、尿片等未來育兒開支都讓他們對生育望而卻步。
現時本澳合資格父母每胎可共獲發10,836元(澳門元)一次性的出生津貼,但金額近年未有提升,參考鄰近香港提供20,000元(港元)新生嬰兒獎勵金;新加坡“嬰兒花紅現金獎勵計劃”,按子女數量可獲發約65,000至78,000元(澳門元),另外還有各種儲蓄補助、家長稅務回扣與持續至6歲的育兒補貼等措施,可見本澳的支持力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近日召開的“全國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明確提出“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為本澳未來的生育支持措施指明方向。政府需加快採取行動,以更務實、更快速、更前瞻性的鼓勵生育措施來直面市民的憂慮感,為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提供更大的支撐。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 新生嬰兒家庭的經濟開支龐大。本澳自2020年調升出生津貼至5,418元後,至今已有5年未調整有關金額。因應當前出生率,當局能否優化有關社保調整機制,能以更靈活的方式調整提升相關津貼金額,或在社保以外設置新的獎勵與鼓勵性措施,給予新生嬰兒家庭更多經濟支持?
- 面對生育、養育成本的持續增加,國家與特區政府近期先後公佈或研究發放育兒補貼的支持生育政策。請問政府預計何時會有具體的方案、金額出台,廣吸泛吸納社會意見,以更迅速、更大力度減低居民對於生育的憂慮,從而促進出生率的提升?
- 全國共有23個省都正不斷探索實施生育補貼制度,各地制度都有一個呈現遞增式的特點,即按照子女數量而遞增,即三孩比二孩多,二孩比一孩多。當局會否參考相關經驗,在優化出生津貼、育兒津貼或其他支持生育措施時,會按照生育子女數量遞增金額,增加對多孩家庭的經濟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