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澳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關於立法會顏奕恆議員提出書面質詢的回覆

澳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關於立法會顏奕恆議員提出書面質詢的回覆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經徵詢招商投資促進局、金融管理局、文化局、物監督管理局及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意見,本局就立法會2 02 4年1 2 月13日第1241 / E954 / VⅡ / GPAL / 2024號公函轉來顏奕恆議員於2024年1 1月29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4年1 2月1 6日收到的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特區政府重視加強區域合作,積極協助工商業界開拓內地和海外市場, 以及會不斷創造有利條件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例如,自《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CEPA )簽署以來,内地與澳門不斷擴大開放合作內容。去年1 0月10日,雙方在澳簽署了《關於修訂 < 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並將於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可進一步擴大內地對澳門服務貿易的開放,增加高新科技、金融服務、視聽文化等服務領域的開放措施,減少市場准入的限制。

同時,上述協議還對大部分服務行業的澳門服務提供者取消從事3年實質性商業經營的年限要求,為澳門服務提供者開拓內地市場提供更多便利及發展空間。在科技領域方面,對符合條件的澳門“科技企業認證計劃”企業在內地享有與高新技術企業除稅收優惠外的同等待遇,允許符合條件的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內地獲得相關技術資質認可,取消澳門企業在試點地區提供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業務的股比限制等。

金融服務領域方面,該協議取消澳門銀行5年實質性商業經營的年限要求及境外金融機構入股保險公司年末總資產的限制等。視聽文化領域方面,允許澳門企業投資電影製作,與內地合拍電視劇可視為國產電視劇播出和發行等。未來,特區政府將繼續加強與國家各部委的溝通合作,凝聚各界力量,協助業界用好用足CEPA優惠措施,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此外,在國家科技部支持下,澳門、橫琴與珠海三地相關部門於2 0 2 2年共同成立“中葡科技中心”,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在科創領域交流合作,助力澳琴珠科技產業發展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過去數年間,本局先後舉辦

“巴葡科技企業(澳門)創新創業大賽”、“葡語國家科創企業參訪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等活動,並舉辦多場項目路演、政策講解會及配對活動,上述活動均與江蘇省、廣東省及北京市等地相關單位合作,組織當地科創主體與巴葡科創團隊交流對接未來,本局將持續推進中葡科技領域合作交流,積極協助有意前來大灣區發展的葡語國家企業“引進來”,以及有意出海發展的內地科企“走出去” ,發掘各方的潛在需求,為內地尤其是大灣區與葡語國家的創新企業牽線搭橋,發揮澳門在中葡科技創新合作的橋樑作用。

另一方面,金融管理局與內地、葡語國家的金管機構一直保持緊密聯繫,持續加強金融交流合作。未來將按照“ 1 + 4 ”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繼續循拓展新金融業態、優化金融軟硬基建和澳琴協同發展等工作方向,推動一系列重點工作。主要包括加快培育“對接內地、聯通國際”的債券市場,為內地及葡語國家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爭取與內地、香港聯通對接支付、結 、證券託管等金融基建系統,有序促進大灣區的資金流動和居民的支付便利;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重心,深化在金融機構互設、跨境移動支付、跨境理財、跨境發債融資、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以及中葡金融服務平台建設等方面的跨境金融協作。

此外,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作為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載體和推進中醫藥産業化、現代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在持續推進中醫藥產業聚集、產研並行、國際化、人才培養和澳人澳企融入大灣區等方面, 進行了大量工作。截至2024年11月,產業園園區企業238家(其中澳門企業85家) ,簽約入駐企業128家(其中入駐澳門企業56家) ,涉及中醫藥、保健品、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配套服務及其他相關領域,已形成一定產業集聚氛圍。

產業園亦致力幫助企業開展傳統外用中藥製劑、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同名同方藥等產品的開發、註冊申報和委托生產等業務。截至2024年1 1月,產業園共承接了8個港澳已上市傳統外用中成藥(含澳門5個) 、14個同名同方藥、2個中藥創新藥、16個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的開發和註冊備案,1個已上市產品的二次開發,1個“澳門藥品+橫琴生產+澳門監製”的跨境委託生產。

未來,產業園會繼續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助力“澳人澳企”融入灣區發展大局,並會在上述工作基礎上,加大力度推動重點項目落地,打造中醫藥傳承創新高地,打造澳琴世界級腫瘤診療中心,努力將産業園建成具有影響力的中醫藥大健康産業基地。

藥物監督管理局則持續與內地相關部門對接,擴大及深化本澳與內地在藥監領域的合作,推動兩地大健康產業協同發展。同時,持續推動引入更多內地中藥醫院製劑在澳門使用,並透過加入國際組織及參加有關會議,以及赴葡語國家開展藥監領域交流,宣傳本澳中藥法規、監管制度及相關政策,提升國際對中藥產品的信心,推動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在促進區域經貿合作方面,招商投資促進局以大灣區為重點推進相關工作,去年7月至9月已赴大灣區城市開展商務對接並在達成合作共識的基礎上,於今年1月再到珠中江等城市與當地商務單位深化對接,藉此協助企業把握黃茅海跨海通道開通的市場機遇,並與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簽署新的合作協議,升級“粵港澳大灣區九市商事登記便利服務” ,強化區內投資者服務網絡。

招商投資促進局亦依托澳門的中葡平台,着力推動內地與澳門企業攜手 開拓葡語國家等市場,包括於今年1 0月舉辦第二屆“中國一葡語國家經貿博覽會(澳門) ” ,以及今年年中將聯同北京市商務局等內地單位參與在赤道幾內亞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與葡語國家企業經貿合作洽談會”等,同時結合“中葡商貿導航”服務及投資者“一站式”服務,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企業落戶澳琴,以澳琴為切入點拓展業務網絡提供支持。

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文化局持續推動本澳具特色的文創業界前往深合區及大灣區參訪交流,包括與相關城市合辦“澳門·橫琴藝墟”、“藝墟走進大灣區”等活動,藉此拓展本澳文創業者在內地的銷售管道,提升本澳文創品牌的知名度。

文化局亦持續舉辦多元文旅盛事活動,包括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舉辦濠江月明夜文藝晚會,與民間合辦“澳門國際喜劇節” ,採用 一節兩地”模式在澳琴舉行,以提高內地與澳門交流合作水準,促進人才交流。至於其他領域的人才交流,也是多種多樣,有序進行。

在與內地經貿數據共享方面,招商投資促進局與內地商務部門建立了合作機制,按年度定期收集內地省市經貿數據,經整理後上載至網站,目前已更新至2023年度。未來,將探討從加強資訊平台互聯、優化數據更新節點和整合呈現方式等途徑,便利投資者了解資訊。

關於質詢第三點問題,文化局表示,為落實“ 1+4 ”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特區政府耤看推動歷史文化資源的轉化利用,聯動綜合旅遊休閒企業推進歷史片區的活化工作,持續為文物景點製作虛擬導覽,提升文博展覽體驗;打造標誌性的展演項目,包括持續舉辦“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相約澳門一中葡文化藝術即 “澳門國際短片節”等,增進區域文化交流; 透過資助平台,吸引外地影視團隊來澳取景,提升國際知名度。

同時,將運用好“東亞文化之都”金名片,計劃在年度盛事中,邀請中日韓及國際知名演藝作品來澳上演,並推動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善用其優良設施,舉辦更多具國際號召力的文化展演和交流活動,為居民及各地旅客提供高質素的文旅項目,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特區政府將持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繼續積極裝備及創設有利的條件,加強澳門舉辦大型國際文化藝術活動及演出項目的能力,提升“澳門戶外表演區”舉辦藝文盛事的整體效益,助力“演藝之都”的建設,並通過澳門這個國際藝文交流平台,讓更多優秀的中國藝術團體參與到國際性的大型藝文盛事當中,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局長
邱潤華
2025.01.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