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化已然成為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之一,全球平均氣溫破歷史新高,多個國家和地區遭遇了異常猛烈的高溫干旱和暴雨洪水。現時全球溫度比工業革命前升高了1.1℃[ 聯合國:健康地球上的和平、尊嚴與平等。氣候變化 | 聯合國],皆因自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化石燃料燃燒以及不平等、不可持續的能源和土地使用,對自然和人類帶來極大危害。
本年11月11日至2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辦,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氣候變化。人類迫切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各國需要切實推進全球氣候行動。
早於2021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世界領導人峰會發表書面致辭時表示,中國秉持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加快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日前,我國生態環境部發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4年度報告》,總結了2023年以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新進展和新成效。近年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取得積極進展,在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作出貢獻,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4年度報告》發佈: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行動。2024-11-1,人民日報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发布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部门动态中国政府网]。澳門作為我國聯通國際之城市,更應響應國家任務、以身作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之區域環保責任。
故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日前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所暨澳門碳中和研究院於澳門成立,肯定了本澳作為開發綠色金融之地的潛力。請問當局應如何善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地緣優勢,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支持及澳門的金融資源,深化國際合作,在綠色技術、清潔能源等領域上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二、請問當局如何支持澳門的金融資源開發綠色債券、碳信用交易等創新金融產品,吸引全球資本參與綠色事業發展,發揮本澳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所的價值地位,助力本澳「1+4」產業多元發展?
三、請問當局如何發揮灣區重點城市的職能,推動本澳鄰近地區合作,在綠色金融標準、氣候披露等方面實現一致性,提高區域內綠色投資的透明度和吸引力,為國家全球氣候投融資方面樹立典範?以及會否制定綠色低碳減排標準之目標,例如普及電動車、實行無煙環境等行動,坐言起行爭取未來實現碳中和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