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2009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橫琴,藉此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把澳門打造成 “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2021年9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公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採用由澳門與廣東共商共建共管的體制機制。
加強粵澳教育深度合作,既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的重要內容,也是助推澳門多元發展的基礎工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深化粵澳教育合作交流,促進教育人才、科技、資源等要素在深度合作區高效流動,這為實現粵澳教育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契機,注入了新的動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以高新技術、現代金融業、醫療健康、商貿消費、文旅會展和澳門特色品牌加工等產業為重點,需要強大的人才支撐。
為此,陳虹建議:
一、推動澳門中小學到橫琴辦學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中重點提到加快推進“澳門新街坊”建設,對接澳門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民生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有效拓展澳門居民優質生活空間。澳門特區政府計劃在橫琴“澳門新街坊”專案內建設學校,參照澳門標準建設,將優先錄取澳門居民,學歷與澳門等同。
現時澳門有三千多名跨境學生在內地居住,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跨境學生每天跨境上學很不方便,對在內地設立澳人子弟學校有一定的需求。在橫琴“澳門新街坊”內建設學校,對粵澳教育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粵澳雙方接下來須進一步研究澳門中小學到橫琴辦學的各項具體問題,如教育制度、辦學模式、辦學規模、教育階段、辦學資源、師生來源等,在回應澳門家長訴求的同時,研究突破現有法律制度,創出符合深度合作區的辦學新模式的典範,培育愛國愛澳人才。
二、推動粵澳基礎教育特色發展、優質發展、協同發展
促進大灣區教育往一流方向發展是推動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舉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粵澳教育合作和人才培養模式向現代化、國際化、尖端化方向發展。琴澳兩地應積極把握“深合區”帶來的機遇,通過開展各類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合作交流,創新教育合作機制,促進資源共享,為大灣區城市群發展培養各類人才。
粵澳兩地教育各具特色,澳門教育的課程與國際接軌,國際化程度比較高、辦學多元;粵地教育的課程體系完善,基礎扎實。在粵澳教育合作原有的基礎上,須突破澳粵不同的教育體制,以“深合區”為試點,發揮兩地不同的教育特點及優勢,進行深層次的教育交流合作,協作互補,達至雙贏。深化教育合作,一是推進頂層設計,科學制定深度合作區基楚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目標任務,制訂合作方案;二是加大對試點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資源調配力度,增強人力財力物力保障;三是深化新一代資訊技術在教育深度合作中的應用,做到信息共享共用,實現共教共育;四是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加強兩地師資培訓力度,拓大學生交流面,激活教育深度合作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