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新聞 【兩會聚焦】 許健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事業發展

【兩會聚焦】 許健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事業發展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全國政協常委、澳門福建同鄉會會長 許健康

2022年全國兩會,如期而至。3月4日,全國政協常委、澳門福建同鄉總會會長許健康提交了《關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事業發展的提案》。

在提案中,許健康表示,“2021 年,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 9899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能取得這樣歷史性成就得益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也離不開廣大扶貧工作人員、對口幫扶地區、各類慈善家、愛心企業等社會各方的付出和努力,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在處理重大問題方面的優越性。”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農村發展還存在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農村產業支撐體系不強、農村人口流失嚴重、公共服務保障能力較弱等問題,因此為防止脫貧再返貧等現象的發生,需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持續推進鄉村振興事業發展”,許健康稱。

為此,他帶來了以下四項建議:

1

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建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

要持續固化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幫扶等有效機制,加深發達地區與脫貧地區在產業互補、人才掛職交流等方面合作。要充分發揮公益基金、龍頭企業、慈善家等各類組織和個人作用,以捐資捐物、建立產業等多種形式推動鄉村振興。特別是要鼓勵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加工配套、蔬菜瓜果種植、中醫藥、規模化農業生產等不同產業類型,鼓勵推廣商業模式創新,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等新商業模式,以多種方式帶動農副特產銷售。要充分發揮鄉村振興局牽頭職責,建立網格化動態監測機制,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大資料監測平台,加強與人社、衛生醫療 等部門數據共享。持續加大對農村財政扶持力度,特別是在教育、醫療、基礎設 施建設等公共服務領域。

2

大力吸引各類人才積聚鄉村一線,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政府要牽頭制定以招商引財、招才引智為主的“雙招雙引”活動,通過貸款、稅收優惠、貼息等政策,重點吸引本省籍、本縣籍企業家回鄉投資創業。同時,要研究制定返鄉創業政策,吸引在發達地區就業的熟練技能人才回鄉創業;設立大學生鄉村創業專項行動政策,吸引有志於從事鄉村振興行業的青年學子回鄉創業。此外,還要積極實施鄉村振興人才計劃,重點吸引教師、醫生、農業科技人員等鄉村振興緊缺急需的人才到鄉村一線貢獻專業力量。

3

鼓勵房地產行業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實現房地產轉型與鄉村振興雙贏發展。

一方面,要立足新型農村社區化建設,鼓勵房地產企業參與集農村、文旅、康養等多產業的“農村田園綜合體”建設;另一方面,要以土地利用規劃為基礎,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鼓勵房地產企業探索聯建聯營示範村項目、多村共創中心村項目等集約式發展試點。此外,還可鼓勵房地產行業利用鄉村閒置資源投資、建設、運營民宿,為遊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住宿設施。鼓勵大型房企積極參與融合產業和旅遊的特色小鎮項目,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一體化,通過多元化配套提升特色小鎮吸引力;鼓勵規模化房企進行跨界融合探索研學基地與文旅產業融合的示範項目,如農旅研學中以農莊為主的體驗類農業基地,科技研學中的農業科技種植基地等。

4

大力發展“文化+”,彰顯鄉村振興中鄉村本色。

要結合農村實際,體現農村村風、村俗、村情,深挖農村文化底蘊,注重場景應用創新,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文化+旅遊’、‘文化+電商’、‘文化+直播’等產業模式,突出鄉村本色。加大鄉村規劃中對文創產業的重視,發揮文創產業引領作用,全面帶動鄉村旅遊業、傳統手工藝、非遺等多產業發展。注重利用跨區域文化差異對異鄉人吸引力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大灣區建設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機遇的結合,吸引周邊大城市居民來鄉村旅遊消費。發揮鄉村文化建設引領作用,大力挖掘和發揚文明鄉風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如家訓、村規民約、道德示範等,引導建立文明和諧的鄉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