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隆炮竹廠已於2022年完成第一階段歷史建築翻新工程,第二階段園區活化工程亦有序推進中,如休閒咖啡廳完成招標、安排演藝項目進駐等等;而新春期間,有博企在園區內設置科技互動裝置、打卡裝置,可見益隆炮竹廠軟硬配套設施漸上軌道,亦吸引一定人流。益隆炮竹廠作為澳門工業遺產,本人期望能夠設置更多展品,讓到訪者更能了解到炮竹業有關的工藝流程、生產技能,並注入不同功能元素,進一步激發園區活力,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人士的需求。
政府欲將益隆炮竹廠打造為「本澳炮竹業展示為主題的特色休閒活動園區」。目前園區內現存約三十多間具歷史建築物,但由於仍正進行修復中,未有條件得以善用。而有不少居民反映,炮竹業是澳門的集體回憶,現時園區內保留了昔日的工場佈局及環境,其中一間已修復的建築物設有展覽及虛擬導覽系統,以便觀賞當時炮竹生產及製作工序流程影片,但其餘空間則未見有更多有關炮竹業的陳列展示或互動裝置,亦未有舉辦相關主題工作坊,未能突顯出益隆炮竹廠的文化價值,感到惋惜。
與此同時,負責益隆炮竹廠活化的博企亦有意豐富龍環葡韻至益隆炮竹廠步行路線的文旅內容,而益隆炮竹廠毗鄰官也街,相信若果能夠做好園區特色,並深化歷史文化資源,之後便能夠進一步將這些文化資源串聯起來,擴大輻射範圍,亦能增強附近一帶的接待力。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文化局之前透露,已開展益隆炮竹廠園區內30多座具歷史建築物的修復方案,預計今年底或2025年可分階段完成修復,並計劃結合環境特色注入不同功能元素。請問當局預計這些建築有無其他活化規劃,例如加入展覽裝置,或有無條件注入文創、科創、青創等商業元素,以及引入與炮竹業相關的工作坊,以支持文創或創業人士,亦能讓參觀者體驗工業文化?
二、日後會否考慮在益隆炮竹廠引入更多形式來詮釋昔日炮竹業的歷史?之前政府有提到會研究利用部分空間設置小型親子歷奇設施,包括樹屋及攀爬繩網,請問現時進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