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澳區政府保安司司長辦公室關於立法會梁鴻細議員提出之書面質詢

澳區政府保安司司長辦公室關於立法會梁鴻細議員提出之書面質詢

就立法會透過2024年1月2日第016/E14/VII/GPAL/2024號公函轉來,梁鴻細議員於2023年12月18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4年1月3日收到的書面質詢,經徵詢司法警察局、法務局與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之意見,本辦公室現統合回覆如下:

就質詢第一點內容,法務局表示,目前本澳尚未有針對人工智能(AI)應用和監管的專門法規,但現行法律制度中的一般性規定可適用於有關領域的活動。例如:因AI的使用引致侵犯私人生活,又或涉及偽造、詐騙等行為,可根據《刑法典》、《打撃電腦犯罪法》及其他單行刑事法律規範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又如:如有關使用引致民事侵權行為,例如涉及侵犯著作權或知識產權方面,當事人可根據《民法典》、《民事訴訟法典》、《著作權及有關權利之制度》及《工業產權法律制度》等規定,向法院提出民事損害賠償請求或採取其他具體措施,以保障其合法權益。

現時本澳雖未發生AI換臉換聲犯罪,但為防患於未然,司法警察局持續關注國際上此類犯罪的最新手法與發展態勢,不斷加強與國際刑警組織及周邊地區警務部門的情報交流,並已開展大量針對性地預防宣傳工作。2023年全年,司法警察局舉辦各類防騙講座、工作坊及教育展覽等宣傳活動共528次,參與民超過10萬人次,其中包含AI詐騙的手法講解及防騙技巧等多種相關內容。線上宣傳方面,該局去年透過各網絡社交平台共發佈1,177則防騙帖文或影片,其中7月發佈的,以AI換臉換聲技術製作的“AI變身,以假亂真”防騙宣傳短片,直接向公眾展示此類犯罪的手法及效果,以提升公眾的認知及警覺。未來,司法警察局將繼續密切留意AI犯罪的變化趨勢,適時調整應對策略。

就質詢第二點內容,關於結合AI技術完成的作品的著作權問題,法務局與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分別表示,澳門特區《著作權及有關權利之制度》所保護的對象是人類智力所原創的作品。當AI技術被視為創作工具,並能體現出人類的獨創性智力投入時,人類無疑可取得自然人作者身份,擁有相關著作權;但當AI技術輸出結果進化至單純只是由隨機過程生成,或純粹將他人創作的全部或部分當做自己所出者,而未能符合法律所要求的原創性時,則可能不屬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具體須視乎個案的情況來認定。

特區政府將持續優化著作權制度建設,並密切關注AI作品的知識產權議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相關意見,以及其他國家及內地的相關立法情況。倘特區政府未來開展相關修法工作,保安範疇將積極配合,並提供執法意見及建議。

另外,特區政府亦會持續關注、分析和研究與AI相關的法律及技術事宜,如發現漏洞或問題將及時跟進。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玉英
2024.01.1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