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在2019年經屋申請的A區單位,將於2024下半年完工,2025年初具條件派樓。他稱現時A區尚有很多工程正在開展,暫時居住環境、配套、交通等各方條件都還未完善,建議公眾按情況適時入住。
回顧2014年5月下旬,石排灣公屋群入伙時情況,當時該公屋群陸續有居民入伙,但交通、醫療及生活配套設施未能跟上。如衛生站是沒有晚間、周六日的急診或門診服務、區內學校建設仍在進行、超級市場稀少及公共運輸力度不足,令區內居民感到不方便。石排灣經屋初期空置率很高,社會意見認為是區內配套設施不完善有關。
為此,當局亦吸收了有關經驗,優先建設A區的公共設施。根據公共建設局網站顯示,新城A區中B6地段公共設施大樓的建造工程在本年10月完成,其總建築面積達32600平方米,內設市政街市、熟食中心以及其他公共設施。然而,有關公共設施如何設置,能否配合未來入住A區的居民需要,仍有待當局的進一步落實。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參考石排灣經屋入伙發生的種種情況,政府需考慮區內居民住屋需要外,亦要兼顧及其交通、生活、社區設施的配套需求。對於現時已提早落成的新城A區B6地段公共設施大樓,請問當局現在有對大樓的詳細設施規劃嗎?會否有開展或落實進度的時間表?
二、B6地段公共設施大樓其中一個功能是市政街市,但近年市民的消費模式和習慣已發生改變,街市亦要有新的發展模式。早前施政報告辯論中司長提及A區街市定位不是傳統模式。請問當局對A區街市的定位是甚麼?為著街市的未來發展,當局能否進一步進行諮詢和研究,為A區創設新的市政街市模式?
澳區政府公共建設局就質詢回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