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於十月八日完滿落幕,澳門運動健兒取得一金三銀兩銅歷來最佳成績,令廣大澳門市民鼓舞。取得是次佳績除了一眾運動健兒的刻苦訓練外,離不開特區政府對本澳體育發展的支持和推廣,積極投放資源於競技體育及大眾體育上,為本地運動員和市民帶來更多體育場地,滿足運動訓練需要。
為了支持和推動本澳體育運動,社會各界均需互相配合。但本澳體育場地不足,大眾體育與競技體育需要共用設施,曾出現互相爭奪設施資源的情況,影響了一般市民參與運動鍛鍊的機會,以及競技運動員的提升進程。另外,全球各地銳意把運動訓練與科研結合,但有運動員反映難以接受科學化的訓練,亦缺少科學化、數據化的專業訓練指導或獲得相關器材協調訓練,同時精英運動員有感經濟支援不足及不穩定,期望當局能儘快完善和優化相關資助計劃,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影響本地體育運動的全面發展。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根據「2022澳門體育場地調查」,下環區、新橋區、荷蘭園區等傳統民生區域的本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不足0.2平方米。請問當局未來如何加強與相關批給和建設部門合作,爭取改善相關民生區域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不足的情況?
2.當局透露將於第四季公佈“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優化計劃,更新認可賽事類別,擴寬資助範圍。請問相關資助計劃的優化工作進展為何?為了配合競技體育的專業化發展,請問在加强科學手段,優化運動員的訓練設施配套,添置科學化、數據化的訓練器材和設備等方面,將如何配合未來的發展所需?
3.2025年本澳將聯同廣東、香港共同舉辦第十五屆全運會,有助本澳發展以體育賽事為核心的體育經濟生態圈,更好地發揮“體育+”可能,亦為職業運動員的生涯帶來新出路。請問在推動本澳體育經濟發展上,當局有否計劃打造包含專業訓練、場地維護、運動醫學,以至生產運動用品等,全方位的“體育+”經濟生態圈?
體育局就質詢回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