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十月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明年元旦起施行。《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及國家象徵標誌等方面。另外,亦對港澳台同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作出相應規定。
本人認為有關法律意義重大,能確保以法治方式推動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雖然該法不直接適用於本澳,但澳門政府應採取相應措施,做好對接工作,進一步發展本澳愛國教育工作。
香港在政務司司長領導下,明年初將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全方位推動國民教育,做好校園內外的國民教育工作。同時,澳門政府亦正開展有關工作,主要由教青局負責,明年將完成出版全套《國家安全教育》補充教材,並整合體驗教育營,推出以初一學生為對象的「愛國主義教育營」。政府亦將修訂「課程框架」,加強愛國愛澳教育。
要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應多方作出配合,建議由行政法務司、社會文化司及保安司共同合作,結合《憲法》、《基本法》及國安法等一系列相關的法律,聯動《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內容為本澳的愛國教育工作進行系統梳理,多樣化增強全民愛國意識。再由教青局負責執行工作,學校及社團配合有關工作的落實。
而《愛國教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當加強內容建設,豐富展覽展示方式等,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功能。而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及科技館等,應當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本澳雖然有一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但地方較小,能展示的內容有限。
就此,本人建議政府在城市總體規劃劃分一個地方,建設更完整和系統化的教育基地,增加不同的體驗形式,通過多角度、多平台、多方式,深入到廣大的青少年視野之中,全面深化澳門青少年的愛國教育,提升澳門青年對於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更好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