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做好軌道交通建設監督工作
輕軌東線工程在2023年第三季度行政當局投資與發展開支計劃(PIDDA)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增加90億的原因為何?未來如何串聯好各條輕軌線路的發展?
政府回應:
- 現時工務範疇 500多億元工程,超支超時不足 0.5%,輕軌東線項目投資計劃及發展費用(PIDDA)增加的93億不是超支,是今年工程判給金額。
- 工程將進行到2028年2月至3月,故此今年投資計劃及發展費用(PIDDA)的金額會分階段利用。
- 過去政府與港鐵簽署為期 5年的合同於明年底到期,預算 58.8億元,包括明年的媽閣站營運,保證明年底結算時一定會少於50億元,屆時再公布具體金額。
二、便利市民旅客「打的」及「上巴士」
- 政府早前開投10個8年期的士牌,未來將新增500部的士投入使用,能否解決居民“打的難”問題?如何保障長者、殘疾人士乘搭的士?
- 巴士候車環境現時有所改善,未來在服務的整體規劃、點對點交通、繁忙時段和熱門景點交通安排上,如何透過優化路線和增加數量便利居民和旅客出行?
政府回應︰ - 澳門社會情況變化迅速,新增500個的士是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即使增加700部亦不足夠,一定仍會接到投訴,但情況會好轉,逐步解決“打的難”問題。至於網約車功能現時法律並不容許。
2.現時繁忙時間整條街都是巴士,並非增加巴士班次就可解決問題,巴士數量需要取得平衡。政府每5年會委託專門公司評價巴士服務,就優化巴士服務提出建議。
三、完善A區設施配套及青年置業
- 新城A區公屋周邊的配套是否能配合未來公屋興建同步落成?
- 在政府取消首置以及夾屋暫緩的情況下,部份青年不符合經屋申請資格,未來如何回應青年人的置業需求?
政府回應: - A屋各項工程有序開展,現已完成新城A區首棟公共設施大樓,並交給市政署。
- 經屋恆常性申請在有共識和有條件下便可以做;現時最新一期經屋有1000多份申請,待截止後會審視相關情況持續跟進。
- 暫緩夾屋是由於政府暫未見到有夾屋需求,只要有需求便可以啟動興建,但不是明日可以有屋住,有需要會加快做相關工作。
三、關注都市更新及舊樓重建
- 現時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在推進祐漢7棟群樓的都更工作進展為何?
- 《澳門都市更新法律制度》生效後申請重建的殘危樓宇數量與實際開展情況為何?如何更好發揮都市更新委員會的作用?
- 未來可否條件仿效鄰近地區建立市政重建局,牽頭做好舊區重整的工作?
- 隨著《升降設備安全法律制度》出台,部分唐樓已安裝“上落樓梯機”未能配合法律標準,請協助解決。在舊樓未能重建前如何解決行動不便人士出行的問題?
政府回應︰
- 都市更新主要依靠小業主主導,政府一定要尊重舊樓的小業主,如果業主沒有協議或共識,政府難以開展。
- 目前只有少量有意願的業主申請都市更新,實際上申請都市更新的“規劃條件圖”數字少於10個。都市更新委員會近期沒有開會,因為暫時沒有內容討論。
- 關於參考香港設置市政重建局,政府過去曾在都更諮詢委員會討論有關問題,最終確立目前設置都市更新有限公司的模式開展工作。
- 唐樓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政府的考量是若裝置樓梯機會收窄樓梯的闊度,不符合目前的建築安全條例,因此未有條件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