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新闻 議員之聲|馬耀鋒議員就2024年社會文化領域施政辯論之問題

議員之聲|馬耀鋒議員就2024年社會文化領域施政辯論之問題

1.教師津貼,免費教育津貼的調升

就以專業發展津貼來看,由現行每月3010元調升到3100元,11488元調升到11790元,所以真正的加幅其實真的不高,這些只有老師才明白,想我同公眾解釋清楚。並非教師指有關加幅多或少的問題,而是我們都好期待特區政府會有什麼實際措施去支援,回應老師多年來的辛勤付出!
加免費教育津貼真的好重要,除了用作學校日常運作和發展,同時亦直接影響教師薪酬待遇,並不是只影響教師的薪酬;特區政府一直鼓勵學校提升教學質量,“入網學校”不可以收學費的情況下,司長講2019年之前的加幅,其實當時很多學校都用在學校發展、教學提升,以及教師年資、套級升級等等的剛性開支上,亦有相當部分的學校已經用上八成以上的津貼去支付教師的薪酬了,不可以這麼簡單地去作比較?剛剛也提到不少學校是財政充裕,對於無條件的學校又如何處理呢?申請其他的資助,又深怕像現在教育基金的情況?教育公平性又該如何體現呢?既然有不少議員都表示關注了,如果今年沒有調升,司長會否考慮在財政理想時,持續提升免費教育津貼體現當局對教育公平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司長真係可以好好考慮。

2.教育基金

另一方面是關於教育基金的,首先必須要強調的是所有學校乃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非常認同和支持科學使用公帑,在合情、合理、合法的監管下,在減少對教育界過分支出的前題下,適度和有利地讓教育得以平穩發展。

早在2021年底當局宣佈教育基金合併時,本人已多次向當局反映要優化相關申請的行政程序,別讓教師的非教學工作量增大,釋放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回到教學和學生輔導上,可惜新基金實施後,不少教師都反映他們的工作量是不減反升。

而現時教育基金的申請非常煩瑣!例如: 學生交流團需以機票登機證明作人數的核對,並以當地的實照以證明交流團有出發等;當局亦要避免因整改的步伐太快,但相關系統未同步的情況;又或出現新法管舊事的情況,把新規矩倒推到過去幾年前的個案中,令事情重重覆覆而又得不到合理解決。全都需要當局正視,近日,教青局亦透過會議與學校協商優化方法,然而教育界亦希望有更多的溝通渠道。

司長,現時教育基金正在持續進行整改的工作,無論在申請、購買招標程序、事中監察及提交報告的要求等都已見其成效和嚴謹,可見教青局有認真改善的決心,但監管的工作是應該要做到「管好並非管死」,我們除了期望當局可以改善監管過嚴的情況,亦要彰顯監督工作專業性;建議當局建立一個有效的雙向溝通機制,邀請各校派員加入參與交流,倘遇難題可即時幫學校解答和解決,盡快令大家的做法一致,體現科學化管理效果。

3.學生身心健康問題

不少前線教師反映,近年學生出現情緒或心理問題的情況大增,老師需要用更多時間關心學生的心理,亦有不少學生需要轉介社工跟進。但由於相關同學的問題嚴重性及緊急性都不一,加上駐校社工又忙不過來,往往令較嚴重者得不到合適處理,情況較輕者,最終亦令問題加劇。

司長,特區政府十分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成立“以愛同行”工作小組,並推動及支援學校成立“校園身心健康工作小組”,透過建立機制及早識別學生的情況,以作倘需的及時介入和跟進。疫情後,有需要關顧的學生增加了,他們在校上課的狀態也不佳,政府可否考慮增加輔導員數量,讓學生有更好的照顧,從而減輕教師或現職輔導員壓力?而在預防工作方面,教青局未來會如何鼓勵及推動學生參與多元化的活動、交流和社會事務,從而擴闊視野同時減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人發展?

4.融合生
在社會的關注推動下,以及家長的認知提高了,能夠及早發現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近年融合生人數增加,同時教青局亦積極鼓勵學校,並提供資助讓學校開辦課程,提供適切的融合教育輔助支援。請問教青局如何協助學校,使融合生獲得的輔助資源和師資足夠,讓學生抓緊融合教育的黃金期,保障融合生可以在校內獲得適切輔助?倘學生因升學或需轉換學校,可否同樣享有相關支援?

追問
有關教育津貼及教育基金的問題,雖然司長不再回應,但都希望可以好好考慮我的建議。

在基金申請或資助上面,高等教育的私立院校同樣都有面臨監管過嚴以及收生不足的不同問題,同樣希望得到當局進一步溝通、支援和優化的。

當面對學生有情緒及心理問題、加上過大的工作量時,其實教師都會頂不住壓力、都會出現身心健康問題的,亦希望當局要加以正視,思考如何給予教師更多有效的支援政策以及減壓的措施?局方的人員同樣都有壓力問題,自從兩個局整合之後,內部調整以及教育優化的相關工作量大增,仲有保送升大,以及未來的《課框》以及《基力》的調整工作等,局方職員亦都需要一打十,而且面對教育、青年人才的培養的工作是好多元化的,他們是一樣咁辛苦的,同樣希望當局可以持續關注。

希望未來社文司,在司長的領導底下,繼續以專業的監督、高效的溝通、前瞻的政策,實際的支援與教育界一起貫徹做好“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施政方針,多謝。

5.親職教育

當局近年推出了親職教育資訊網及相關的社交平台專頁等,透過圖文包、影片等方式幫助家長更容易接收親職教育的訊息,提升社會及家長對親職教育的重視及參與,有關工作值得支持和推廣。

然而,部分家庭由於工作等情況,需要由家中長老或其他家人協助照顧及教養小孩,而雙職家長亦容易忽略接收親職教育的資訊,對於長者、學生及家長而言,都會產生不同的壓力和不適應。為此,請問當局在現有的親職教育工作上,如何幫助家長,尤其雙職家長及年長監護人接收親職教育技巧的資訊,減輕教養壓力,並為家長提供心理舒緩?

更加重要的是,有什麼好的方法與學校一起去推動特別有需要,但平時都不積極參加活動的家長,去更加重視親職教育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