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林倫偉議員經濟財政範疇施政辯論答問內容

議員之聲|林倫偉議員經濟財政範疇施政辯論答問內容

一. 本地就業及青年人新就業形態權益保障問題

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可以看出澳門的經濟逐漸走出陰霾,恢復到2019年的大部分水平,司長都列舉了很多數據,說明了經財範疇的工作成果,用積極開放的態度去放眼2024年,今天想與司長探討幾個方面,首先是居民就業問題,因為安居樂業才生活穩定,先與司長探討樂業問題。我認同司長表示,先就業再擇業,擇業後再樂業,施政報告中也提及多元配套措拖去協助居民去就業,勞工局與社團,以及旅遊休閑企業合辦職業配對,本人覺得是非常可行的,在數據中也看到,有四種不同方式的配對會是持續開展,剛剛局長說明了一周三場,或休閑企業每周一場,我平日在社團中也看到此恆常的設置,是方便居民配對,因為他們知道配對場所不會隨時地改變或取消,可以因應自己的情況,唯日間需上班人士會較難使用其服務。截止2023年9月看到已協助了一萬多名居民成功就業,我相信這個數字仍有增長中,因為這方面是成功的,我想問司長2023年的配對成效會否總結,2024年會否持續配對,會否因應社會的變化,因為疫情期間及緩和後,會否調整相關力度?
另外,亦有議員同事提及,他們關心配對後的持續就業及短期離職的比例,因司長也認為就業後離職較難監察,我們也認為在試用期間無理離職者,可能是有工作不合適或行業不規範的情況,我們希望政府能關注此情況,使真正幫助居民能就業。

另外,關心青年就業的問題,我想討論新業態的就業模式。因為隨著現時社會的發展及進步,就業領域的擴展,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已不是唯一選擇,24小時工作制或其他新業態的領域更吸引年輕人,如斜槓族。此類型工作人士參與多份工作或者不局限於一份工作,如同時為攝影師/平面設計師/記者,一個人有數個身份,這種斜槓族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也是社會進步。本澳此類工作人群勞動保險購買的責任是不清晰,新生的斜槓族與自由職業者的權益暫時是無法得到保障,其實工會也開展過此方面的討論。如何協助其得到相關保障仍需要社會共識及考慮。本年兩會期間國家工作報告指出,我們要加強協助新業態從業員去適應社會的發展,澳門也應與國家的政策相配合,我們看到新業態文化產業人員是不斷增加,根據《2022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報告》,文化新業態產業營業收入,佔全部文化產業營業收入30.3%,首次突破30%。所以新業態正推動我國及本澳文化範疇產業的轉型升級。很多種從事文化產業的人也屬於斜槓族群體,

就此,請問司長
新業態中的工作關係、環境對青年群體是挑戰與機會。可否參考鄰近地區的自由職業者通過職業工會投保勞健保及繳交費用,以回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另外,會否會有計劃推動制訂的相關符合社會發展的行業指引,去加強促使行業者技能提升,可能他們也想涉足如攝影的行業,但往往不足以與外地人才競爭,我們是否能加強培訓去使青年人適應新時代,拓展其職業發展。

二.關注黑工情況、過界工作

現時本地失業率回落至3.1%,居民不足率至2.3%,經濟復蘇後,企業的工作量增加,往往非法工作數字亦會呈上升趨勢。而本年1月至10月期間,治安警已查獲56人涉及非法工作的駕駛者。當局與治安警的聯合行動中亦截獲270名懷疑非法工作人士。有工會工作者亦反映行業內存在灰色地帶,過職、過界工作等問題時有發生,在建築界、交通運輸界較為嚴重,交通運輸這種行業工作彈性,執法難度高,我們一直都關注此情況。《聘用外地僱員法》,僱主安排外僱過界或過職工作,每名僱員的罰金只是五千至一萬元,處罰實屬過輕,故相應罰亦未能有效的阻嚇作用。在之前也問及司長,當局會否進行相關檢討及修改《聘用外地僱員法》的罰則,包括調升罰款額上限、增設累犯規定等,以增加阻嚇作用,保護居民勞動保障。

司長回應:
一.本地就業及青年人新就業形態權益保障問題

有關2024年配對工作問題,3.1%在很多城市已是充分就業,但澳門來說仍會繼續做配對,明年也會與勞工組織合作繼續相關配對工作,我們仍不能放鬆此方面的關注,我們的客人恢復數量只是整體70%,我們明年預測也未能恢復到2019年水平,我預測是約80%,我們有所預見,亦同時有壞方向都準備工作。勞工政策方面是我們最關心的政策,我都會繼續做好相關的配對工作。對於你提及短期離職的情況,最重要需要個案要回到勞工局作登記,我們會作跟蹤,會了解離職原因,我們是能夠跟進這部分,有部分原因是多樣性的,每個個案也有其獨立性,找到所有因素去考慮。

青年就業情況
有關彈性上班的問題,新業態中會展業是很明顯的情況及特質,如公關行業本身也有長職工作,他們以年假去兼顧會展行業,會業不是所有的工種也是長期僱用形式,這方面我們會觀察新業態的情況,其實是好事,因應科技的發展,新業態的變化會做成某些行業退場,有新行業出現的換代過程。關鍵在過程中勞工局方面如何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令有關的從業人員有一定的法律保障。當然自由職業身份投入職場,雙方以提供勞務合同是比較多,而非勞動關係合同,在此情況下勞動關係法律未必適用,但仍適用民事制度中的規範,勞資雙方的權利及義務,我們會透過有關法律來作規範及保障。勞務與勞動關系是有分別的。持續對青年的就業支援我們仍會繼續,「職出前程」實習計劃、「領航者的培訓生計劃」,各方面的實習及青年就業博覽會,各類的講座等等,我們都希望能為青年人的就業提供更多的支援。我們在這方面能提供更多資源。議員的意見我們也吸收。

司長回應
二.黑工情況、過界工作
另外,過界勞工或黑工的情況,首先政府一直貫切《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以及《聘用外地雇員法》的原則,確保本地僱員的就業和勞動權益不受損,這個態度是不變,都會是嚴格去執法。透過主動及聯合巡查的方式去監察有關本地僱員及外僱間的聘用狀況,這個常常都有新聞講述我們聯合巡查或主動巡查的過程中發現違規行為,有關的違法行為是構成刑事罰行,我們是堅決進行執法,勞工局亦都會重視依法保障僱員的勞動權益及關注勞動範疇的執行情況。這方面我們會繼續做落去。

議員追問
司長回覆中亦指出新業態的增加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達2億人,主要部分由網路、資訊科技、拍攝、主播及相關從業人員所組成。司長提及會展及各方面,也是新業態的勞動勞動關係是具有特殊性及倒新性,希望勞工局能協助保障僱員的權益。司長不遺餘力地通過主流媒體及網絡去推介澳門旅遊,而新業態中也充滿着有關的行業,當地人從事此行業,包括化妝、攝影、交通、深度導賞服務,加上澳門的區內獨一無二的優勢,如世遺、特色景點、濱海長廊、歐陸式建築等場景,都可形成一個拍攝的旅拍行業,之前都與司長及局長探討旅遊加婚拍的想法,本次想擴大構想,請問司長,在此類型傳統澳門既有的文藝活動安排下,由政府會計劃主導推動,以及協助民間打造持續性的新型旅遊模式,如新型旅拍、旅遊婚攝、主題拍攝旅遊等各種項目,因為現在各式旅遊城市都會專門人員從事攝影類的工作,如長沙的網紅城市,在牆壁上以長沙二字作拍攝點,澳門可否仿效以澳門為題材以吸引遊客拍攝打卡。

司長回應追問內容:

林倫偉議員的意見我們會消化及吸收,關注有關的問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