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黃潔貞就關注非高等教育落實AI課程的進展問題提出書面質詢

議員之聲|黃潔貞就關注非高等教育落實AI課程的進展問題提出書面質詢

政府正計劃調整“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下稱“課框”)及“基本學力要求”(下稱“基力”),當中包括會加入科技教育、人工智能(AI)元素,進一步提升學生能力,並指希望在一至兩年內出台實施。對於當局適時修訂相關規定與行政法規,以適應社會及教育環境的改變,提升學生的未來競爭力,教育界都普遍表示支持。

然而,課框與基力的調整並非單是條文上的改動,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知道如何“學AI”,也包括如何提升老師“教AI”的能力,以及教學與課程配套又如何“用AI”等方面,這些都是教育界包括學校、老師及家長關注的問題。雖然政府現時已逐步開展有關工作,例如已有二十多所學校參加了今年推出的智慧教學先導計劃,支持學校構建智能題庫,透過AI自動生成試卷和改卷等核心教學功能服務平台,實現師生減負增效;以及在幾所學校開展人工智能教育課程的先導計劃。但新課框與基力的實施將是全澳性的工作,如按當局所期望在二四/二五學年實施,未來包括師資培訓、教材教法、設備軟硬體等配套上,如何確保屆時全澳七十多所學校都能順利銜接,需要當局及早部署。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因應政府計劃二四/二五學年實施新課框與基力,並加快AI元素,當局如何加快智慧教學先導計劃、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先導計劃的推動工作,逐步在全澳學校中實施?此外,當局去年也曾表示在智慧教學先導計劃後,將會開展AI教育的先導計劃,請問有關計劃的內容與進展如何?

2.為確保老師能順利銜接未來新課框與基力後的課程教學工作,提升老師教學效能,請問政府在老師的相關培訓計劃上,有何具體的支持?

3.對於發展AI教育上,本澳不少高校早有相關經驗,包括科系設置與產學研工作等,當局未來如何協調非高等教育與高等教育間的合作,藉此更好落實新課框與基力的調整,以及兩個教育階段的AI課程銜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